天南地北宜兴人:迎着朝阳走路——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李良君

李良君

【人物档案】李良君

1966年生,宜兴高塍人,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院长。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年前,那段迎着朝阳上学的年少时光,是李良君心底最温暖、最鲜明的存在。

走在家乡的泥土地上,脚步跳跃着、心里却是满满的笃定,朝着前方、朝着希望,永不回头。

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

“即使再难也不觉得难,纵然再委屈依然坚信明天的阳光更美好。”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李良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有目标,不迷茫,心向朝阳,一路前行。在高塍中学七十周年校庆时,李良君应邀回到中学母校,作了题为《迎着朝阳走路》的演讲。他用自己奋力前行的体悟激励着家乡的学子:“人总是要有信念的,只有不断向前奔跑,离自己的信念才会越来越近。”

李良君

上海化工研究院全景

坦白地讲,这可能是我目的最“不单纯”的一次采访:

婆婆和表姊妹们闲话家常,带着那么点小得意,聊起儿媳妇参与采写的《天南地北宜兴人》。

话题围绕着宜兴在外的“大人物”七拐八绕,便绕到了她们离家数十载的堂弟李良君。

“你看看人家良君,学习多么认真”“你看看人家良君,考试考得多好”……婆婆笑着回忆,当年各家父母就爱拿良君树榜样、做对比,兄弟姐妹们背后可没少“吃味儿”。

话虽这么说,婆婆的眼睛里、神情里满是惦念和感慨。

于是,我的上海之行,既是采访,也算探亲。

没曾想,无心插柳之行,却几乎成为我受益最深的一次采访:从年少求学到专心科研,直至成为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堂舅将自己半生的执着和追求,简简单单用三句话概括。一语带过,三十秒足以,但我想,真正要读懂、做好这几句话,却可能需要三年、三十年甚至更久。

出发的那天我拎着大包小包,全是婆婆准备的家乡吃食,有现烧的高塍猪婆肉、茶叶……拎起来重不说,还土里吧唧的。我嘴上不说,心里有些嫌弃。

首次见面,提溜着这些东西让我有些局促,是堂舅脸上毫不掩饰的惊喜,打消了这份局促。

饭后,堂舅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采访。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选择午休时段,一是因为忙;二是因为他希望把工作时间,甚至更多的私人时间,留给研究院。而对于个人的采访和报道,算不上院里的重要工作,抽空接待已是破例。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我静静聆听一位长辈回忆过往、展望未来,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其中的乐观积极、执着坚韧,却如窗外的冬日暖阳,让人心生暖意和向往。

“只有不断向前奔跑,离自己的信念才会越来越近。”

1966年的秋天,高塍镇新庄村(现胥井村)一户李姓人家迎来喜事。作为长子,李良君的出生着实让全家人高兴了一番。

在那个年代,和村里多数人家一样,李妈妈忙着挣工分、换口粮,没法全身心照料孩子,年幼的李良君就在“放养”中摸爬滚打着长大。要说和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特别爱看书,哪怕遇上写有字的纸张边角,也要停下脚步打量几眼。

“这可能和我爷爷重教育的家训有关。”李良君回忆,老爷子在丁蜀政府食堂做厨师。那时候,有手艺的人格外受人尊重。老爷子重脸面,尤其看重孩子的教育。年轻时,他用家里省下的口粮做学费,摇着船橹将儿子(李良君的父亲)送进了私塾。直到后来,实在寻不到好的出路,才将孩子接回来跟着自己学厨。

不过,对读书火一样的热忱,始终没有在老爷子的心里熄灭。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那年,李良君不过十一岁。“爷爷特地从丁蜀赶回来,召集一大家子吃饭,为的就是宣布这个消息。”直至今日,李良君仍记得那时老爷子脸上的笑容。高考,这件对李家顶顶重要的大事,让全家人有了新盼头。

乡下孩子野,小伙伴们外出玩闹,必然少不了李良君,只不过他一定事先将课业安排得井井有条。“读书,从来不是一件苦事。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该听课时认真听,该练习时不马虎,自然而然就都会了。”用对了学习方法,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学五年级时,李良君代表学校参加高塍公社的数学竞赛,进入前三后又代表公社去宜兴县(现宜兴市)里参加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拿了好成绩。

学校敲锣打鼓将奖状送到李家,还奖励了一支钢笔。李家出了个“秀才”!消息“飞”到高塍公社的角角落落,那喜庆的锣鼓声和乡亲们的赞赏声在少年李良君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发现,原来书读得好是那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要上大学”的萌芽,第一次清晰地钻出心田,并且不断茁壮。

带着这样的梦想,1982年,在高塍中学读完初三的李良君一心报考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没想到,却因为粗心漏做了数学试卷背面22分的两道大题而名落孙山。更糟的是,尽管总分超过了宜兴县中的录取分数线,可数学单科成绩低于要求,一时竟面临没有高中可读的窘境。

“就在这继续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任高塍中学副校长的常法荣爱才惜才,在李良君没有报考本校,没有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下,破格“收留”了他。

远近闻名的“秀才”,几经周折还是只能窝在乡下念高中。这样的结果,让李家人惋惜又无奈。面对流泪的母亲,16岁的李良君暗暗发誓:“我不仅会考上大学,而且一定是好大学!”

他不知疲倦地努力向前。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1985年6月,李良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宜兴首批高中生党员;同年7月,他以高分被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录取。

2009年,高塍中学七十周年校庆时,李良君应邀回校,发言的题目是《迎着朝阳走路》。“人总是要有信念的,只有不断向前奔跑,离自己的信念才会越来越近。”站在母校的讲台上,他分享了自己中考失利、跌倒又站起的故事。台下,掌声久久。

我想,对学习、对进步的渴望已经成为堂舅一生的信念,这大概就是他从不把读书当做苦事的原因吧。

“创新,是必须要走,而且是一直要走的路。”

就在上周,我补充采访了堂舅几个小问题后,他问我:你看过电影《无问西东》吗?你有什么感想?

我知道他是极忙的,能看个电影是极少见的。

果然听他讲:“ 我没看到开头,也没看到结尾,中间看了一大段。清华百年校庆拍的,穿插了民国、抗战、文革、改革后四个时期的年轻学子的故事,交互叙述。似乎是讲: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处境,清华的学子都是实现真我,展示情怀和大爱,无悔于青春芳华。”

电影《无问西东》中,梅校长告诉学生何为真正的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李良君身上,便散发着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与他一路走过来的,所做的努力有关。

上海市云岭东路345号,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84年前,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民族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此创立天利氮气厂,揭开了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序幕;62年前,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在天利原址建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首批重点科研院所之一的上海化工研究院,及全国首座8000吨/年县级示范氮肥装置,开创了中国化肥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数代化工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许多重要化学化工科研成果的诞生地,以及培育优秀化工科技人才的摇篮。

这样一个在中国化学化工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存在,是李良君除了家之外最熟悉的地方。

1989年,大学毕业后的李良君进入上海化工研究院标准质监研究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这里闪耀着行业创新火花。李良君主导的团队,相继开发出氮、碳、氖等系列120多种同位素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三十年间,李良君一以贯之的,便是“创新”二字。而随着政策、经济和体制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的时代内涵更为深广。

1984年,上海化工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1999年,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属地化转制,2004年,转为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改制为有限公司。

从事业单位到科技型企业,从“等米下锅”变成“找米下锅”,该怎么办?

“创新,是必须要走,而且是一直要走的路。”李良君和领导层达成了共识,大刀阔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转型创新活力。

为此,上海化工研究院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联合东方国际、交大产业集团、六安信实、普陀科投等单位,组建“大健康医疗产业基金”、“上海长风汇信股权投资基金”,加速孵化、推进优秀项目;并接轨“互联网+”,与迈科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站式技术服务,解决企业技术成果对接、转化、产业化方面的难题。基于此,上海化工研究院也成为国内首家大型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的技术转移机构。

持之以恒的创新,让上海化工研究院形成有机高分子、精细化工、化学品安全、分离工程、生态环保及行业技术服务在内的“5+1”重点专业,创制国际国内标准260余项、承担各类科技创新项目2000余个、拥有发明专利600余件,成功转型为在国内有影响力、行业有话语权、专业有突出优势的重点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集团。

前路漫漫,迎着朝阳走路,有目标就有动力。

“故乡给予我宝贵‘财富’,愿报以终生。”

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在每次新人入院的交流会上,谈到家乡时,李良君都会说起自己的家乡宜兴:竹海、善卷洞、紫砂壶,还有好吃到“哈巴掌”(宜兴话,打巴掌)也不肯放的雁来蕈、猪婆肉、和桥豆腐干……

李良君办公室的书柜里,厚厚的《宜兴市志》放在特别容易取阅的地方。他告诉我,书是特地托人从宜兴带来的,“待遇”特殊。

婆婆托我捎去的家乡吃食,被他珍之重之地妥帖安放……

一个游子的乡情,就在若干这样的小细节里无声无息地流淌、绵延。

无奈的是,身为研究院的掌舵者,再加上妻子也从事科研工作,夫妻俩能抽出来的私人时间实在不多。即使这样,李良君也会尽力协调,每年带着妻子、孩子一同回乡。

也许是骨子里流淌的宜兴血脉,也许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回乡的次数算不上多,李良君23岁的儿子李晨尧,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宜兴话,让他的心底有些许安慰。

我好奇,故乡究竟给予他什么,以至于离开多年仍念念不忘?

“那个年代,村里人淳朴,在生产队干起活来毫不藏私,但多数人从年初一忙到年尾,也仅仅落个温饱。”

李良君记得很清楚,不论生活多么困苦,他从没有在大家脸上看到过抱怨。

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李良君的母亲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捞来的小鱼挤去肚肠腌制晒干,就是很好的下饭菜;野菜加上米糊,就能做成喷香的饼子……靠着这些“小花招”,母亲将兄妹三个健健康康地拉扯长大。

没多少文化的村里人,讲不了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和李妈妈一起,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李良君什么叫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他小小年纪,便知惜物,倘是路上遇着下雨,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脱下布鞋藏进怀里。

李良君说,故乡给予的品格,让他能毫不在意外在环境的困苦。成婚后,一家三口几年蜗居于16平方米的旧居时,他依然能心无旁骛地扑在科研上。

“故乡给予我宝贵‘财富’,愿报以终生。”在李良君的牵线搭桥下,2016年,上海化工研究院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他还打算“面对面”与宜兴本土的环保企业沟通、交流,接触市场前沿,解决实际问题。

李良君

采访的最后,李良君写下了祝语:“衷心祝愿宜兴更富饶、家乡更美丽、乡亲更幸福”。简简单单19个字,蕴藏着他对故乡无尽的热爱。(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