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江作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江作军

六月里,苏州大学的夜色,像一壶微凉的清茶,沉静、动人。

天赐庄校区,操场上最后一个打篮球的年轻人也已离开。方塔、红楼、钟楼的剪影,投在蓝紫色的天幕上,刚健而简洁。

即便只有夜的微光,我们仍然一眼能瞧见,刻于门楼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一校训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夜色如流水,洗去繁华奔腾的色彩,呈现出更为静穆的苏州大学。

在这样的寂静里,苏大人能更为清晰地感受到,时光往还的百十年中,母校的灵魂。而我们——来自《宜兴日报》的记者,与时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江作军先生,也有了一段难忘的夜谈。

此后不久,他便调任常熟理工学院院长。可以说,那天晚上的对话,既是他结缘苏大38年的温馨回顾,也是他感恩生活的真情表白。

(一)

江作军笑言自己:“根根筋连着苏大。”

搬了几次家,没离开过苏大方圆1.5公里范围,“家里能听到苏大钟楼古朴浑厚的钟声。”

1979年走进苏大,在苏大求学,在苏大工作,在苏大遇到了至爱的伴侣,一个性情特别好的同乡女子。于他而言,苏大永远是最动人,最让人牵挂、向往的地方。

“苏州大学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他每年都会如是勉励新生,这是他扎在心底的声音。

赵路瑶,苏大材料化学专业2015级学生。她珍藏着在新生报到时与江副书记的合影。照片里,这个瘦弱、倔强的女孩,笑容明亮。照片背面,有江副书记亲笔写的祝福和期许。

江作军与苏大2015级新生赵路瑶合影
江作军与苏大2015级新生赵路瑶合影

她是安徽濉溪县四铺乡赵家庄的农家女儿。她的哥哥在同年夏天考取昆明理工大学。原本十分困难的家庭,已无力承担一双儿女的学费。迎接开学的夏天,如此艰难。她在瓜地里干活,接连中暑三次。“汗水模糊双眼,有时啥都看不清。几百斤的西瓜,换不了几个钱。”

赵路瑶独自一人到苏大报到。江作军副书记前往困难学生绿色通道接待处,看望她,询问困难、介绍资助政策、与她合影。

每个人的来路,连着家乡,连着父老乡亲,骨肉手足。再苦再穷的家园,也给了自己向上生长的力量,是你永远的精神支撑。他希望大学生们能抬头仰望星空,也能牢牢记住来路。

江作军

江作军的老家,在宜兴张渚南门村,风景秀美,充满新农村的活力。前年,参加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的各位代表,都去南门村参观过哩——江作军大笑着讲老家“南门头”日新月异的变化,“美得快要认不出了。”

他对故土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他坚持,讲他自己的故事,一定要先从父母师长,先从自己的家乡讲起。

他说:“宜兴山水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文化底蕴;给了我面对今后人生的勇气和动力。走到哪里,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宜兴人!每次回宜兴,精神特别爽!”

南门头的老房子还一直留着,他说将来退休了,回乡养老。

(二)

江作军有写日记和工作笔记的习惯。翻开他案头的笔记本,映入眼帘的是这几行话:

“如何进德?从谦虚中体验乐趣,从安忍中培养美德,从节制中克服物欲,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江作军

“正直做人,良善待人,和睦家人,孝敬老人”,这是他的家风。

他坦言,这是他对工作和生活的追求。很简单,很朴素。

“用我爱人和我兄弟们的话来讲,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太认真。你看,一加这个‘太’字,是不是有些贬意?”

江作军讲话率真,评价自己也不避锋芒。

“我父亲当过村长,做人正直,做事认真,这两样品质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是血脉里的遗传。”

江家当年也是清寒门户,尽管如此,父母年年给他和姐姐、弟弟过生日。

“从小,我们的生日是当节日过的,母亲会煮两个鸡蛋,吃几样好东西,特别有仪式感。到现在,姐姐、弟弟的生日我都能脱口而出!”

“当我长到十三四岁,正是发育蹿个子时,父母会一连杀几只童子鸡,让我补身体,这在当时的家庭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样的细节,将爱的意义,刻在江作军的生命里。

江作军同样是非常有爱的丈夫和父亲。他的家庭非常和谐,他的妻子王敏杰也是宜兴人,苏大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训诂学方向研究生、大学教授,他们相濡以沫。

江作军与爱人王敏杰十分恩爱。
江作军与爱人王敏杰十分恩爱。

江作军工作再忙,即使在外地出差,也从来没有忘记妻子的生日,一束鲜花,一份礼物,一片心意。“我的家庭非常幸福。”讲这句话时,他的眉眼、唇角都是笑意。

过最简单的生活,开心就好,是他和家人共同的生活理念。

幸福的一家三口
幸福的一家三口

(三)

江作军初中快毕业时曾写过一段文字,字里行间颇有些惊惶失措。当时“文革”刚结束,能不能上高中是件很不确定的事,酷爱读书的他很是担心,“这种感受,使我对学校特别有感情。”

从初中到高中,江作军都在张渚中学就读,成绩优秀并担任班长。

赶着一群鹅,慢悠悠走在老街上。

在学校文艺会演上,捧着个烟袋,自导自演小戏。

在1500米、3000米、5000米比赛中,奋力奔跑。

……

这许许多多生动温馨的画面,构成了他的幸福回忆。

“如果排除‘文革’的影响,可以说,从小学到高中,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是这样好。”

回忆让他言笑间的神情,有动人的光。他一直和从小玩大的中学同学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董周、曾凤英夫妇都当过他高中的班主任。董老师一人教历史、地理,曾老师教英语,两位老师对学生宽严相济、爱生如子。张渚中学开设第一届文科重点班,董老师、曾老师亲自上门做他父亲的工作,要把江作军这个理科重点班的优秀生挖到文科重点班,相信他一定能考上大学。

果然,董老师教的历史、地理成为他当年高考科目中分数最高的两门。

在江作军那一届,英语不计入高考总分,他的英语却学得非常好。曾老师组织很多同学参加她的外语兴趣小组。江苏省编英语教材一共8册,江作军跟着曾老师学了7册。

这位有远见的老师让许多学生,尤其是考外语专业的学生考上了名校,一生受益。

“那几届毕业生中有许多学生对董周、曾凤英两位老师情深难忘,曾两次从大江南北相聚宜兴,一起给两位恩师祝寿庆生,老师很开心。”

(四)

1979年,江作军考上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

他永远无法忘记开学时离开家乡的那一幕——

“记得是9月18日凌晨,父亲工厂里一辆去上海的大卡车在张渚体育场等我,顺便把我捎到苏州。

母亲给我穿了件洗得煞白的旧工作服。一根扁担,一只木箱子,一副被褥,便是我上学的行李。

我跟在我家人后头,慢慢往前走……一路上,家家户户门开着,都站着人,他们静静地目送我上大学。

这画面真是无声胜有声啊!没有人通知,不晓得他们怎么知道我出发的时间。那么多熟悉的面孔,祝福的眼神,一辈子刻在心里了。”

“大学,是让人产生美好故事的地方,她充满着精彩,激动,令人难忘的记忆。她是滋润生命成长的地方。”

他常跟学生讲自己的大学生活。

江作军的大学生活,愉快、简单。玩时拼命玩,学时拼命学,成绩很好。

他的“玩”,便是体育,足球、排球玩得狂热。

“天天下午踢球,操场草皮都给踢光了,下雨天也踢,泥浆都给铲起来了!”

“1981年女排得了世界杯冠军,兴奋啊!在文科楼放鞭炮,头尾拿反了,鞭炮在我手心里炸了,烂了一个月才好。呶,右指上还留着伤疤。还有这个手指上的伤疤,也是女排胜利,往窗外放鞭炮,给窗玻璃尖角划破的。”

“还有一回,中国男足对沙特,四比二反败为胜,我们兴奋得不得了!振兴中华,热血沸腾。点着火把一路欢庆,一直走到苏州医学院。一路上苏州人的马桶给撞翻了不少。”

生命之花因年轻而生彩,青春因活力而生辉。江作军觉得,青年,只要不越红线,有点过失,有点张狂,又有何妨,青春就是要有饱满的激情,要尽情地挥洒个性。

(五)

大学毕业那年夏天,姐姐拎着根预备挑行李的扁担在车站等了一下午,没等到他毕业回乡的身影。很快收到了他告知“留校”的电报。高等教育的职业生涯,从此开始。

一晃30多年过去了,身为高校领导的江作军,他的学生观,大学观无疑更为宽广、深沉。

“我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应该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启蒙园、人文情怀的培育所、社会公共精神的发源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就道出了一种教育理想。以至善为目标,彰显美德,完善自我,这是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和正面教育。有感于现在的教育太重功利,太重结果,江作军忧心忡忡,甚至有些悲哀。

“要有爱心,要有耐心。”他总是和做学生工作的老师们强调这两句话。他提倡行政管理层的老师轮岗下学院,更多地去接触、了解学生。他强调学生工作,既要注重“向上引领”,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又要“向下托底”,对生活、学业、心理健康、身体状况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及时予以帮助。

江作军

他在苏大组建的学生工作微信群,取名“吾爱吾生”。他相信:“有爱的教育要写在学生脸上,写到学生心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仅看分数。要让学生带着爱心和感恩之情愉快地走向社会。”

他一直鼓励学生去探寻生命的深度与厚度。他希望看到年轻人以一代胜一代的自信和踏实,像钟楼的指针一样,画出一个又一个完满,美丽的圆。

“我跟我的学生们经常在一起嗨的!”

江作军

他的电脑里,保存着许多照片,大部分是他与学生们共同经历,共同迎接胜利的画面。电脑里有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时下很多大学,正在培养着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对此甚为反感。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块试验田。他给敬文书院学生作演讲:《做一个有修养、有情怀、有追求的“敬文人”》,长达万言。

他与学生探讨公民精神、自律意识、规则意识,探讨如何“从生理成人到精神成人”……他的演讲渗透着宏远的高校教育思想。

“如何重建良善社会?谁来构成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谁来捍卫和传承中国主流价值?”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如何将自己塑造成完全不同于卑微臣民的‘现代公民’?如何摆正个人与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深层关系?”

他的一个个叩问,源于自身之心路历程。

江作军

他像一个举着火把走在前面的长者,引领着年轻人——“能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羁绊,达到自由的高度;能深思自我,伸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能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和温度。”

他如是评论自己:“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因为我必须脚踏实地去工作生活;我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情愫和价值的追求,会感到心中迷茫,没有未来!”

今年55岁的江作军,正在驾驭人生之舟,开始新的航程。于他而言,无论是身为苏大校领导,还是承担常熟理工学院院长的新使命,他的学生观始终如一,他说:“我相信,一代更胜一代。”

江作军与回到母校的苏大学子、奥运冠军孙杨在一起
江作军与回到母校的苏大学子、奥运冠军孙杨在一起

(六)

他很爱干净,办公室整洁、利落。

一撂撂资料、文件、笔记,摆放一丝不苟。一个刻有“知足常乐”四字的工艺品,放在书柜。

江作军

与他共事的人,评价他:“正直、严谨、认真”;“工作中容不得一点沙子”;“完美主义者”。

他敬畏规则,按规则办事,对团队要求极严,执行任务不过夜。

江作军

体育是他最大的爱好。在苏大时,他兼任苏大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主任。年轻时,学生或教职工运动会,从100米到10000米比赛,每项都参加过比赛。他自言是“万金油”,没有强项,但拼耐力、拼爆发力都还可以。

江作军

他有些遗憾地摇摇头,说现在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球赛了,有些没劲。

年轻时,他跟同事周末去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看足球甲A联赛。“我们就站在看台最上层,几乎看不见足球,看不清球员,都站着,都买个小喇叭,吹啊,叫啊,笑啊!兴奋,狂热!然后外滩上喝个啤酒,享受一个快乐周末。”

活力奔放与严谨认真,融于一身。生命态度的调和,源于节制。

江作军
江作军在苏大职工运动会上

他的微信签名如是写道:“节制乃人生最高境界。”

他说:“每年总结,我必写‘淡泊名利’。给我的荣誉,我尽量推掉。我工作中的荣誉证书,哪一张都不保存,王书记(王卓君,苏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宜兴人)也是这样的。”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深明厚德载物的高校领导,他的高校教育会是有情怀的,有高远境界的。

【人物档案】

江作军,1962年出生于宜兴张渚。现任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曾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哲学博士、教授。(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