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山水:莲花荡

莲花荡

莲花荡,又称荷花荡,文人笔下称莲溪,在明万历《重修宜兴县志》“山川”中提及“在县东南五十里”。原有面积约12平方千米,现存面积0.7平方千米。位于今丁蜀镇区东南3千米左右,处于周墅村、芳溪村、定跨村、洑东村和赵庄村(南赵庄)之间,属农村平原圩区的水面。这里地势平坦,碧波涟漪,四周农田除以稻、麦粮食作物为主外,还盛产瓜类、豆类、蔬菜、芋艿等,荡中则有鱼、虾、蟹、蚌及芦苇、茭白、四角菱等水产。

莲花荡

关于莲花荡,自古有两种传说。一说:很久以前,这里并不是一片水塘,而是一块旱地。旱地上有条大路,路旁有口水井。过路的人走累了常喜欢在井边停下来歇歇脚,顺便打点水解解渴。不知是哪一天,井里突然冒出一株荷花,香气溢人,更引得路人驻足观望。可是,凡是在井边停留而闻过荷花香的人回家后,没几天便莫名其妙得病身亡。事情一传十十传百,闹得沸沸扬扬。自此没有人再敢在井边歇脚停留。传说井中的荷花是一条大蟒蛇变的。荷花是大蟒蛇伸出井口吸收阳气的头,花蕊是蟒蛇的舌头,凡有人吸了蟒蛇鼻子中呼出的毒气,用不了几天就会毒发死去。这事传到南山脚下一个走方郎中的耳里,走方郎中决心为民除害。经过周密准备,一天早上,郎中怀揣一包自己配制的毒药来到井边,此时大蟒蛇刚伸出井口欲吸纳新鲜空气,郎中迅速将毒药向荷花的花蕊撒去。大蟒蛇吸入毒药后,腹痛如刀绞,在井中翻腾乱搅,把井搅成了一片大水塘。后来人们便将此塘称作莲花荡。另一说是:在莲花荡前有一条东西向清溪河,最宽处有二三百米,狭窄处不到一二百米,河道的形状像藕节,然后与莲花荡相接,莲花荡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由此得名。该河的北侧曾经有过一座清溪庵。该庵有3进,前后各3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中有一棵古银杏,里面供奉有观音、韦驮菩萨,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

莲花荡

莲花荡的水源,有西面画溪河来水,在1970年丁蜀分洪河开凿前,画溪河水,经柴渎河、小圩村河、丫当寺河、赵庄河入莲花荡。分洪河开凿后,经分洪河可直达莲花荡;有南面山里的众涧水,先汇集至凤凰河后,再入莲花荡;也有北面来水,经施荡河、周墅大河、芳溪河入莲花荡;然后,莲花荡将三面来水汇集后,通过定跨港、乌溪港向东泄入太湖。在农耕时代,莲花荡对集水、蓄洪和灌排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莲花荡

进入21世纪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荡区以绿色发展、“治太保源”为理念,加强了农村面源污染及水环境的整治。2011年年底开始,丁蜀镇人民政府以租赁形式逐渐从三洞桥村流转近千亩土地,致力打造了莲花荡农场。农场主打“生态牌”,将鱼塘回填成土地,种上300亩水稻,利用鸭子捕虫代替施农药,鸭子采食杂草替代除草,鸭粪作为稻田有机肥,形成稻鸭互为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从鱼塘清出的淤泥则被堆砌成岛屿景观,并种上桃树。农场每年还种上了100亩红花草(俗称“荷花郎”,为植物肥料)和蔬菜等农作物。莲花荡周边8家生猪养殖场先后被关停拆除,拆除猪舍11500平方米。控住污染源头之外,还建设了2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秋季,丁蜀镇又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在农场设计建造了6座兼具家禽养殖和供人休憩功能的观望台。2016年9月2日至5日在长春举办的第17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莲花荡”牌有机大米获得金奖。(宜兴旅游园林局)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