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陶刻 笔墨传情 ——记中国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副会长王明康

王明康

每一位陶艺家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艺术世界。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感到他才华横溢,待人谦和,眉宇间洋溢着一股高雅之风和书卷气息。他说:“从事紫砂陶刻事业,如果没有书画学养,恐怕就只能出卖刀工了。”亦书亦壶的他在陶刻中彰显书画魅力,在书画中升华陶刻韵味。他就是中国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副会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明康紫砂书画艺术馆馆长王明康。

王明康是土生土长的丁蜀人,1959年出身于陶瓷世家,自幼便跟随父辈劳作于泥巴之间。在王明康的童年记忆中,大多是坐在泥凳上帮母亲打作料,如陶瓷的泥条、盖、底等,和同龄人相比,少了一份安逸,多了一份艰辛。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明康对紫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王明康对书画还有着一股子痴劲儿。他回忆青年时代,连连感慨自己当时全靠“自我揣摩”去习字绘画,粗纸、报纸的边封处、书本的空白地,都成了他习字作画的“舞台”。兴之所起,情之所迷,日子久了,倒也练得有模有样,一点点铺就了他今后艺术成就的前路。

在王明康的眼中,书画陶自成一体,壶随字贵,字依壶传。1980年,王明康开始从事陶艺制作,而后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创办王明康紫砂书画艺术馆。其间,王明康致力于陶瓷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探索,长期与陶瓷紫砂文化打交道的他,从熟悉到了解到钟爱,对紫砂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文化历史、专业知识的阅读与理解,王明康写出了10万余字的手稿,定书为《印象紫砂》,从10个方面较为详细、系统地讲述了宜兴紫砂所具备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脉动,同时又体现了紫砂的时代风貌与现实的创造魅力。

日日与紫砂相伴,时时和书画相融,使他有了诸多感怀。对于紫砂,他认为,一砂二作三为型,砂为本,作为上,型能变之。紫砂料是砂器立足之本,乃皮毛之理也;制作是砂器之上,高超的制作技艺需经过长期勤学苦练;至于型,可在短时间不断变化,但要出一经典之作也不容易,但不管何型均有人喜爱而玩之,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陶刻艺术并非书法、绘画等在紫砂器上的简单搬移或复制,每件紫砂器的装饰都要“因壶而制”,才能赋予其独特的韵味。

书画陶刻情自传,心怀大艺的王明康始终秉持着诚信经营之道。作为中国陶都陶瓷城的商户,王明康切实发挥党员经营户的示范带头作用。2010年紫砂风波发生后,王明康在H区的经营户中,率先缴纳各种税费,带头严格规范紫砂泥料进货渠道,坚决杜绝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失信经营行为,在经营户和客户中树立了较好的口碑。作为商会副会长,王明康还积极参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织的“正版正货”承诺单位争创活动,以建立和完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守护好每一个生产环节,看护好每一个商场货架,让消费者购有所值,买得放心。王明康与其他商户一起,共同营造陶瓷城良好的经营环境,为塑造宜兴紫砂良好的对外形象竖起旗帜。(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