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艺之路上学习无止境——访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访谈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采访记者:宜兴日报社杜坤强

访谈时间:2019年4月1日

访谈地点:中国陶都陶瓷城“紫阅壶艺”工作室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记者: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你一直走的是上坡路,每走一步都需要用力。你常说:“壶艺之路上学习无止境。”因此你一路走,一路学,直到今天已在紫砂圈内颇有建树,你还是觉得要一路走,一路学,走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学无休”,这不仅成为你的座右铭,而且成为你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断追求、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请问你当初学艺是个什么情况?

沈永娟:我当初的学艺情况,可以说是平平淡淡。我出生在农村,村里有许多人家以制壶为业。 制壶属于一门手工技艺,一般来说需要拜师,在师傅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地学习。我却没有这一过程。我16岁那年跟着母亲学习制壶技艺,母亲成为我的第一位师傅,我在母亲的带领下走进了紫砂这片天地。因此,我当初的学艺情况非常简单,搬张凳子,在母亲身边一坐,就算开始学习制壶了。农村姑娘比较知甘苦,那时我学艺很刻苦,母亲经常鼓励我,说我做的壶不错,只要好好做,能够做出头的。事实上,当时我做的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好评。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记者:那个时候的农村,大多数人做壶是为了生计,在这一点上你也不例外。不过,你有一个例外,当你做壶能挣钱时,你却突然把自己打回“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制壶技艺学习。那是怎么一回事?

沈永娟:那是2007年,我为了照顾考入丁蜀中学读书的儿子,便把泥凳从老家汤渎村搬进了丁蜀镇区。当我在临时租的房子里拍打泥片时,隔壁也传来了拍打泥片的声音。我一打听,原来隔壁住的是制壶名家史银之。既然是同行,且又门对门地住着,就少不了串门,少不了交流。在交流中,我逐渐看到了自己在制壶技艺上的差距,一个想法突然从脑子里冒出来:拜师学艺,再当一回学生。当时,我有固定的客户,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我要拜师学艺,就意味“归零”,放弃客户,放弃收入。对此,我的一些客户不理解,认为我自己都有资格带徒当师傅了,怎么还要去当别人的徒弟呢?我的一些亲友也不理解,觉得我这样做不合算。可我心意已决。我坦诚地对他们说,以前在一个相当固定的圈子里觉得自己还行,当走出这个圈子看外面的世界时,就发现自己在壶艺制作方面还有许多东西要学。既然有东西要学,就不能怕失去;既然有东西可学,就要放下面子,甘当学生。就这样,我拜史银之为师。说实话,人与人之间在技艺上,有时往往就相差那么一点,经过点拨,豁然贯通,就攀上了这一点,向前迈出了一步。我拜师学艺,收到的正是这样的效果。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记者:这一次的拜师学艺,是不是不仅让你的制壶技艺得到了提高,而且制壶理念也得到了转变?

沈永娟:是的。拜师学艺,以及我融入更大的紫砂圈子后,我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己在此之前一直侧重于制,很少去思考如何创新。而作为一名紫砂艺人,如果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经过学习,经过比较,我终于由仿制向创新转变。我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有自己思想理念、艺术风格的作品。宜兴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有山有水,百姓生活富裕。为了表现这一主题,我创作了“富足有余壶”。我以象征富足的金鱼为壶钮,一条金鱼鼓着一对可爱的眼睛,在壶盖上摇动尾巴,周围仿佛水波荡漾,其神态是那样欢快。2008年,在宜兴市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大赛中,第一次参加的我,现场全手工制作了“富足有余壶”,获得了三等奖。当时我捧着获奖证书,心里十分激动。这种高手林立的技艺比赛让我更加明白:艺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后来,我又先后拜吴奇敏、张海平为师,又受益匪浅。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记者:你跨出一步又一步,在学习上始终不停。你还报名参加了丁蜀成校的全手工培训班,以及其他有关陶艺方面的培训,在学习中又得到了一些紫砂名家的指导。有学习就会有提高,你的制壶技艺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你还创作了哪些作品?

沈永娟:我创作“富足有余壶”后,接着创作了“荷塘恋歌壶”。壶钮还是金鱼,壶嘴用荷叶包裹,壶身上陶刻荷花。金鱼在荷塘里悠闲地游动,荷叶在池塘里优雅地摇曳,显示出一幅江南荷塘美景。与此同时,我决定以金鱼为题材,创作金鱼系列壶。“金鱼”在我的作品中成为一大特色,许多壶友一说到“金鱼”就想到了我。“龙珠提梁壶”也是我较为满意的一件创新作品。该壶圆润的壶身与富有张力的提梁比例协调地搭配在一起,正好形成上下两个圆,既像无穷的苍穹,又像宽广的大海;壶嘴为象征性的龙头,壶钮为被涌浪托出的一颗明珠。这把壶展示了“龙腾四海”的深邃意境。我创作的“鱼跃龙门壶”,造型巧妙,内涵丰富,工艺精湛。说造型,该壶壶嘴为鱼,壶把为钮,壶钮为珠,浑然一体。说内涵,鱼跃龙门,既寓意奋搏,又寓意事业有成,是人类的美好期盼。说工艺,无论是鱼头还是龙头,都栩栩如生,鱼头的鳞片错落有致,龙头的龙须细致逼真。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鱼跃龙门壶”获得金奖。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记者:随着制壶技艺的不断提高,你的紫砂作品得到许多书画家的喜爱。你是不是与一些书画家有合作?

沈永娟:是的,我与阮文辉、杨德仁、刘再明等书画陶刻家均有合作。壶随字贵,字随壶传。应该说,这种合作使作品更加可读、可品、可赏。我把自己的壶艺工作室取名“紫阅”,其意就是希望自己的紫砂作品能够像一本厚重的书那样让人阅读。

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永娟

沈永娟 高级工艺美术师

1967年生于宜兴丁蜀,长期从事紫砂艺术,得到了多位紫砂名家的指导。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其作品既有传统的体现,又有个性的张扬,工艺精湛,造型别致,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富有思想内涵。中国紫砂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宜兴市陶瓷同业商会理事。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富足有余壶”获宜兴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大赛三等奖,“双线竹节壶”获宜兴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大赛优秀奖,“荷塘恋歌壶”“鱼跃龙门壶”分别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寿桃壶”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此外,“双线竹鼓壶”“春梅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三友壶”被江苏省工艺美术馆收藏。(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