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与台湾茶文化的互动

台湾紫砂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明代开始饮茶方式的转变,也把宜兴紫砂壶推向了繁荣。台湾和大陆紧紧相连,茶文化传承一脉,宜兴紫砂壶也为台湾爱茶之人所追捧和收藏。随着近代宜兴紫砂的大发展,宜兴紫砂人也走进宝岛台湾,续写台湾和宜兴紫砂的渊源。以下文章很好的总结了宜兴紫砂和台湾的关系,值得推荐给爱壶人鉴赏,了解其中的紫砂文化。

中国饮茶的历史悠久,饮茶方式历经煮茶、点茶、泡茶的变革。各阶段因应饮茶法的演变,所使用的茶器亦随着变换,而发展出不同的形制与功能。事实上,自古以来,茶器始终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心之一。学者更认为「一部中国茶器流变史,就是一部饮茶生活文化全史的缩影。无茶器的文化,即无饮茶的文化,反之亦然。」如唐代和宋代,因行煮茶法与点茶法,作为饮茶用的茶碗便是此时茶艺的重心;到了明代初年废团茶,以茶壶瀹泡散茶的方法逐渐形成,终于促成紫砂壶走上历史的大舞台。

一、茶具之首 宜兴紫砂壶

江苏宜兴地处太湖西岸,古名荆溪、阳羡,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采用当地特产的紫砂泥做成的茶壶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优于一般瓷器。因而紫砂壶在明代臻于成熟后,便广受以文人为主的饮茶之士喜爱,获得「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进而成为近五百年来的陶壶主流,历久不衰,宜兴也因此被誉为「陶都」,与「瓷都」景德镇并称于世。

宜兴紫砂器是一种不上釉的陶器,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的特性和作品造型,创造出以拍打镶接法的手工成型方法,与一般陶瓷器的制法不同,这种特殊的制壶工艺也形成了不同的造形类别,一般将紫砂壶的基本形制分类为圆器、方器、塑器、筋纹器等四大类。

从历史来看,二十世纪初期,宜兴本地的紫砂壶生产已形成专业分工,产品分为粗货、细货、上档货三类。在商品经济体系的运作下,蓬勃兴旺,1932年紫砂从业人员曾高达六百多人,产量和产值俱增,并供应日本、东南亚等国订货,为近百年宜兴紫砂生产特盛的一年。后因连年战乱,产业萧条,宜兴陶业为之沉寂一时。

直至1954年后,政府将当时流散在外的紫砂艺人组织为「紫砂生产工场」。 1958年4月,在原来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此后,在厂方合作及多位老艺人保护传统、培育人才的努力下,使紫砂这一传统工艺后继有人。

二、台湾饮茶文化的发展

茶是台湾最早外销创汇的产业。早在十七世纪台湾就有野茶之纪录,但具有经济意义的栽植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由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尔后更进一步从福建安溪引进茶种广为栽植。直到咸丰十年(1860)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台茶便以「Formosa Oolong Tea」享誉国际。清末时期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甚大,茶叶的平均出口值约占台湾全部出口值的45%左右。茶类有包种茶、红茶、绿茶……等,期间历经起伏转换,在1960-7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起步,民间的饮茶风气尚处于低迷时期,当时台湾人一年茶叶消费量平均0.27公斤,远低于日本的每人1.035公斤,和英国的5公斤以上,由于茶叶外销售遭遇挫折,因此谢东闵先生积极将茶叶销售由外销转为内销,极力推倡国人饮茶,并多次举办优良茶比赛展售会,以提升茶叶价值,让茶文化深入生活,才使台湾的饮茶风气逐渐兴盛普及。「老人茶」品茗成为中产阶级的休闲、社交活动;加上茶艺馆开始纷纷出现,还有茶行、民间茶艺团体陆续成立,形塑出当代台湾的饮茶文化面貌。

三、台湾与宜兴之间的茶壶缘

(一)、工夫茶俗首重宜兴壶

台湾是一个移民为主体的社会,在清代时期,伴随福建的茶叶移植,大量闽粤移民进入台湾,也将当地所盛行的「工夫茶」,以及独特的「工夫茶四宝」茶具带入。台湾史学家连横(1878-1936)的《雅堂文集?茗谈》:「台人品茶,与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其《剑花室诗集》也说:「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因此,台湾的饮茶文化可以说是闽南茶文化的延伸,初期茶具亦多从大陆携入,且局限在上层阶级人使用。饮用的茶叶种类初期有武夷茶,后来以乌龙茶和包种茶为主。当时使用的茶器大致分为三类:盖碗、大壶大杯,和小壶小杯(工夫茶器)。

尤其是早期移民带入台湾,以小壶、小杯为主要代表的「工夫茶俗」,特别适合搭配台湾中部地区所产的乌龙茶,以宜兴紫砂壶冲泡,色、香、味俱佳,更能突显各区茶叶独特的气韵(山头气)与品种香,迄今小壶饮茶之俗早已融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中。

(二)、香港的媒介地位

今日台湾茶事鼎盛,其内涵与器具,实可溯源至明末清初,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移民,将茶俗带入台湾,这种以小壶、小杯为主要代表的「工夫茶俗」几经转化,迄今小壶饮茶之俗早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台湾茶俗对于紫砂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的宜茶性,最为推崇,这也促使台湾与宜兴紫砂之间的茶缘相结甚早。

近代宜兴紫砂壶能输入台湾,香港占了重要的媒介地位。1970年代后期,经过长时间动荡的大陆社会渐趋稳定,宜兴陶业生产慢慢回归常态。1981年10月香港罗桂祥先生为推动紫砂陶艺,在「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行宜兴陶器展览,紫砂壶艺的多样性、材质的优异性,引起国际瞩目,尤其吸引台湾茶艺界、收藏界人士关注,认为紫砂壶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由于两岸政治因素的限制,宜兴紫砂厂的海外市场便委由香港四大公司(锦锋、英泰、双鱼、海洋)经销,此一阶段,台湾业者需由港商才能辗转购买紫砂壶回台转销,因此当时紫砂壶俗称「港壶」或「港罐」。又因当时台湾政府的法令尚未开放进口紫砂壶,所以大量的紫砂壶其实是经非正式管道,走私进入台湾市场。有段时间甚至因为海关查察严格,若干紫砂壶底部的「中国宜兴」印款需在境外予以磨除才能入境。

1998年,李志平厂长、汪寅仙、何道洪、吴群祥、葛陶中、江建翔、陈国良、张庆臣等人访台

1985年香港锦锋公司举办「宜兴陶瓷展」,并出版《壶锦》一书,台湾茶壶商人跨海来到香港,抢购紫砂壶以供收藏家典藏;此后,香港年年举办茶壶展并出版展览专刊,较知名的专刊有《壶艺瑰宝》、《紫砂春华》、《壶锦十周年》……等等,这些活动与出版品皆为壶艺家提供很好的舞台与宣传。

根据统计,1986至1995年间,这个时期是宜兴紫砂产值及出口值最大的时候,而且几乎都是输入台湾。这段时期,台湾也举办多次茶壶展,还有专业的茶壶杂志相继发行,先后有《壶中天地》、《茶与艺术》、《紫玉金砂》、《天地方圆》等;专业紫砂出版社则以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独领风骚二十余年,为宜兴紫砂壶的收藏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养分。

四、台湾是宜兴紫砂的第二故乡

究竟什么因素宜兴紫砂壶在台湾广受欢迎?根据笔者从事出版事业20余年来的观察,将其分为四个原因说明如下:

首先,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台湾盛产乌龙茶,「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便是首选,台湾人便开始风行用宜兴产制的紫砂壶品饮乌龙茶。1970年代正逢台湾经济起飞,随着茶叶外销转内销的情况,饮茶风气逐渐盛行。接着,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全盛期达千余家。「老人茶」品茗成为中产阶级的休闲、社交活动,在如此热络的饮茶风气下,自然对紫砂壶有大量的需求。

其二,是香港的外缘因素辅助。1981年香港罗桂祥先生举行宜兴陶器展览,其后香港一连串的紫砂精品展览活动与出版品,吸引台湾的茶壶代理商们,积极地到香港寻觅良好的工艺品,带回台湾供应壶友收藏。

其三,是台湾解严、开放大陆探亲旅游,加上股票上万点,带来资金动能。

其四,是台湾出版事业对紫砂宣传的推波助澜,在杂志方面有《茶与艺术》(季野)、《壶中天地》(赖杰诚、万妙玲)、《茶与壶》、《紫玉金砂》(赵宽仁、黄健亮、黄怡嘉)、《天地方圆》(江庆书)等;此外,1989年成立的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则是出版了台湾八成以上的紫砂书籍。经由这些杂志与书籍的发行,为宜兴紫砂壶的收藏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养分。

后面这两项不仅拓宽紫砂壶在台湾的收藏市场,让更多的紫砂精品来到台湾,收藏人口遽增,许多名家的作品受到广泛传播,促成了紫砂整体事业在台湾的高峰期。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