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学精选:画溪花浪

画溪花浪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留下的国画《宜兴十景》,其中一幅名为《画溪花浪》。画中,江村花树,山青水秀,轻舟荡漾,风光旖旎。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便在丁蜀镇的均山脚下。

听老人说,画溪本名东溪,西连湖父,东入太湖。因两岸多朱藤花,夹以红桃绿柳,辉映如画,遂更名为罨画溪,俗称画溪。每当春夏之际,这里落英缤纷,随波荡漾,与水中摇曳的花柳倒影相映成趣,泛舟其间,如穿万花浪中,被誉为“画溪花浪”,是著名的宜兴十景之一。历代文人雅士面对如此风光,曾留下不少动人的诗篇。如唐代任名臣诗云:“青山曲曲抱溪回,十里藤花送酒杯。啼鸟过时红欲碎,游鱼沫处绿成堆。”又如清代路衡诗曰:“满溪花雨扑山楼,浓泻春光醉碧流。最是钓丝风定后,一痕红影上鱼钩。”字里行间,抒发了对画溪的赞美之情。

丁蜀镇位于古代吴越交界之处,百姓多以制陶为业。画溪河畔,至今还留着一个个古窑址,有汉代的“(均)山窑”,也有西晋的“晋窑”。这些古窑,都与后来浙江的越窑相毗连。我小时候来画溪边,常跟同学们来古窑墩上放风筝,有时捡上几块陶片,回家磨成方的或圆的,与小伙伴们玩“造房屋”。长大了,才知道,这些普普通通的陶瓷碎片上,记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据考证,早在东汉时,这均山一带已形成了制陶中心,烧制釉陶和灰陶,产品多为坛坛罐罐。这些坛坛罐罐由画溪河运往四面八方,被人们称之“溪货”。而后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均)山窑”瓷业。从“(均)山窑”系内发掘出来的青瓷碎片十分丰富,有青瓷盘口壶、泡菜坛、双系罐等,造型与装饰跟汉代釉陶相似。宜兴周处墓中出土的辟邪器、香熏等,十分精致美观,均系距今1700多年前的晋窑烧制。新西兰路易.艾黎先生在《瓷国游历记》一书中说:“有些专家认为,浙江北部的德清直到绍兴是著名越窑的变迁的路线,我则认为可能越窑的起点应该是德清以北不远的宜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那夺得千峰翠色的青瓷通过“丝绸之路”越过国境,深得欧洲人的喜爱,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

那时候,画溪河畔,家家制陶瓷,户户捣泥声。古龙窑上,熊熊窑火常常映红夜空。那开窑装窑的喧闹声,那检验陶瓷产品的当当敲击声,声声不绝,洋溢出陶瓷小镇的一派生机。画溪河上,满载着坛坛罐罐的船只接成长龙,宛若水上的街市。

画溪河畔有座唐贡山,因唐代盛产贡茶而得名。唐御史大夫李栖筠为常州守时,曾设茶舍于此赶制明前贡茶。唐贡山下有泉水名金沙泉,焙制贡茶时,从罨画溪到金沙泉一带,茶灶一个连着一个,灶火昼夜不熄,香飘十里,馥郁如梅。“摘蕙满山裙带绿,焙茶十里水泉香。” 古人留下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当年茶事的繁盛景象。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之际,邀三二知已,泛舟于画溪花浪之中,用清洌甘醇的金沙泉,泡一壶芬芳冠世产的阳羡茶,品茗论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多么的快意人生!难怪历代诗人词客在此留连忘返,为之倾心,为之吟咏,留下了不少烩炙人口的佳作。

画溪河下段有个青龙湾,这一带河面上本没有桥,行人要绕道多路,才能从上段的桥上过河。青龙湾边住着汤氏兄弟,以打鱼为生。他俩见行人绕道不便,就在此设了个渡口,用渔船给行人摆渡,大大方便了过往行人。兄弟俩风里来雨里去地辛苦多年,总算有了点积蓄,便用这点积蓄买来木料,在河上架起了一座简易木桥,大家过河就更方便了。后人感念汤氏兄弟的好处,为纪念他们善行美德,便把这里命名为“汤渡”。清康熙年间,因简易木桥年久失修,知县筹款在此建造了一座石拱挢—–画溪桥。桥上碑记中,铭刻着汤氏兄弟设渡引人造福乡里的传说。 从此以后,桥上,车马行人可直达柳浦;桥下,轻舟白帆可直放荆溪。桥边,青石条铺就的街道窄得象条巷弄,两边的店面都是两层小木楼,底楼是铺面或作坊,楼上是卧室。楼窗里伸出根竹竿,便可架到对面楼窗上晾衣服。街虽狭小,却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画溪桥系三孔石拱桥。南北向,由青石和花岗岩混砌而成,全长近40米,横跨在画溪河上。高大的中孔两侧刻有楷书阳文桥联。西侧为:“二百年磐石重新星缠析木 数十里槛泉正出迹固包桑”。东侧是:“一幅画图开浪罨花光波涵月影 群峰灵秀锁舆通柳浦船放荆溪”。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秀美的石拱桥,船从桥下过,恰似从月亮中驶出一般。登上画溪桥,犹如一幅画图在眼前徐徐展开。放眼西望,十里画溪,十里藤花,波光花影中晃动着枕河人家的粉墙黛瓦。向南远眺,山峦起伏,蜿蜒曲折,薄雾山岚轻笼着竹林茶园的灵秀之气。春末夏初时节,两岸花絮片片,色彩缤纷,碧浪中跳荡着明艳的花光。夕照流金之际,阳光亲吻着绿水,水中漾起一道眩目的光柱,宛若一柄倚天长剑,转而化作一河闪烁的碎金。月华清辉之下,画溪化成了一条银河,清波里蕴含着皎洁的月影。真个是山秀芙蓉,溪明罨画,桥南桥北,灯火万家。

斗转星移,几经沉浮,战乱动荡让画溪河畔的青瓷之花几度兴衰,画溪花浪的胜景也在日军侵华的烽火中毁于一旦。可是,画溪桥还在。尽管,日军的坦克车碾坏了桥上的条条石级,尽管,岁月的风霜在桥体上留下了累累伤痕,可她至今还依然挺立在画溪河上,成为画溪花浪胜景中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于1985年1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加以修缮与保护。

惜矣,画溪花浪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只能从徐达章的的国画《画溪花浪》中怀想她当年的绰约丰姿。站在画溪桥上,面对今日画溪,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依稀看到当年的朱藤古木、碧浪白帆,看到那熊熊的窑火、飘香的茶舍……花浪之中,一叶小舟翩然而来,苏东坡站在船头,手执紫砂壶,遥望南山绿,曼声吟哦道:“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我觉得,画溪是一幅画,画中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小桥人家……画溪是一首歌,歌中有窑上敲缸验货的叮当声,学校里的朗朗读书声、河上船工的吆喝声、茶馆里婉转悠扬的弦歌声……画溪更是一首诗,诗中有溪货的粗犷豪放、青瓷的温润婉约,阳羡茶的馥郁芬芳,更有汤氏兄弟的乡土深情,有历代墨客骚人留连其间的缠绵风雅……(赵琴芬 陶都文学)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