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蜀镇窑场旧事丨窑童

窑场旧事

60年代的宜兴窑场,正是经济大跃进的时候,国家也正是鼓励生育、多生光荣的时代,经常看见巷子里,一阵敲锣打鼓后,多了位胸前戴大红花的“光荣妈妈”。

那时侯窑场的每一个家庭,最少也得有个四、五个孩子,多的人家居然十几个孩子。我家到我就是老七了。每一个家庭基本都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很忙很累,家中小孩能够按时给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去管你学习、玩耍等事情。大一点的孩子就得负责照看小一点弟弟妹妹。如果是女孩,十二三岁就得在家顾家洗衣做饭了。男孩没有什么地方玩,龙窑、及龙窑周边的空地,堆场上的松枝堆就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更有甚者在堆满成品坯的仓房里、坯与坯的缝隙里爬出爬进疯玩,尤其是冬天,最适合在窑场上用作陶坯干燥的烘房里取暖、玩耍了。

那时的窑场龙窑不象后来的隧道窑是机械化连续生产,每一窑货装好、烧好、开窑出货后,会有一段休窑时间。这时候龙窑就是陶工后代这些顽皮蛋们的战场。在我的记忆里,原正新陶瓷厂的正新窑、黄家窑是我们湖渎村小木桥东一带孩子的主战场。东马家窑与西马家窑是潘家村至陶批站一带孩子的主战场。就象现在的国际惯例,虽然没有谁给你们分配或者指定场所,却是一种自然约定,大家玩不能够越界,越界后果很严重,窑场上的孩子很好斗,常常会发生打架事件。

在龙窑上玩的游戏主要是“抓鬼子”。受当时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的影响,有几个人扮鬼子,被包围在龙窑内赋予顽抗,扮演八路军武工队的小伙伴包围了龙窑,在龙窑的投柴孔(鳞眼洞)向下射击。手中武器是自制的弹弓,用的是废纸做的“子弹”,虽然打在身上不会伤人,但近距离打在脸上、脖子、手上等裸露在外的皮肤上,还是很疼的,并常常会被打出一个“紫驼骆块”。手雷就是松枝堆上拣的松果了。也有调皮胆大的会用废纸包着地上的尘土,当做烟雾弹用。常常是把下面做坏人的呛的连连叫投降,到后来还得被上面的八路军、游击队员押着出来……这游戏做鬼子汉奸是吃尽苦头。

另一种游戏是“抓特务”或者叫“民兵捉强盗”。游戏的场地改为了窑场边上的开阔地,及松枝堆、龙窑周边可以隐蔽的地方。同样人员分成两部分,一半民兵,一半特务。在开阔地的两端设有一据点,特务出发隐蔽活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被民兵发现,可以冲过开阔地回据点,就算胜利。民兵可以留一到二个监守据点,发现特务可以截获,但大多数人必须出动侦察、抓捕,虽然在搜捕过程中看你特务隐藏的好坏,检验你民兵的追捕能力,但最精彩的,也是最激烈的是回据点的过程,虽然民兵只有二人在守侯,但你特务从出现,通过开阔地,这一路的奔跑是关键,奔跑能力差一点的,或者岁数小一点的,常常会被截获捉住。

游戏让这一帮窑工的后代,从小就知道汉奸叛徒是不能够做的,这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当然还有玩得过火的时候。每一个陶瓷厂的原料堆也是孩子们的活动天堂。记得小时候几个小伙伴为了争论做陶瓷的原料到底是从地底下矿井中挖出来的,还是就这样露天开采的打赌,十几个小孩先是到了黄龙山,看了露天矿,眼见为实,说露天开采的一帮说赢了,另一帮不服,又拉着所有人到了青龙山脚下四号井,看见工人一车一车从矿井中拉出来的泥料,双方不分上下。互相不服,就开始比赛爬青龙山,那时青龙上有两个日本鬼子留下的两个碉堡,谁先到碉堡为胜利。

一帮十几个小孩,大的不满十岁,小得才五六岁,从早出来,中饭没有回家吃,到天快黑了,还不见回家,把家中的大人给急的四处找,就是找不到,惊动了派出所民警,后来还是四号井的工人说下午有一帮小孩来过,好象上青龙山了,直到晚上快十点了,民警才在青龙山的碉堡里,找到已经睡着了孩子们。原来这几个小孩爬上山后,又累又渴,再回头,找不到下山的路了,只好躲藏在碉堡中,一会儿就睡着了。

到了冬天,由于天冷,孩子们常常会聚在窑场上烘房里取暖。在烘房里规矩就多了:一不能够影响大人们干活,二不能够乱跑,乱跑会把地面的灰尘带起来呛人,不守规矩就得被大人哄出烘房。那时,大部分小孩基本都是一件光棉袄,天好象比现在还要冷,被赶出烘房是要受冻的,所以大家只好老实地在暖和一点的地方呆着。这时泥巴就是窑场上孩子永远的玩具,在他们手里可以做成心爱的手枪,也可以做成各种小动物,在地上做成房子、碉堡,捏成小人等,或者在地上划一棋盘走一种把对方子逼死的跳棋,当然棋子也是用泥巴随手捏的。陶工的后代,玩泥巴无师自通,这大概就是陶工生生不息的源泉吧。( 赵建全 紫砂百家)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