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知道,原来紫砂壶壶钮上的“小圆环”由来了这么久….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非常丰富,从明代至今,无数器形的设计、演变都非常有特点,此外有的设计还有装饰性、把玩性,圈钮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款装饰。“紫砂百家”带您来看紫砂壶壶钮上的“小圆环”的道道。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特殊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圆”在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中一直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早在青铜器上就能找寻到“圆”的身影。在乾隆皇帝的珍玩上也可以寻得它的身影,比如下图的清乾隆碧玉夔龙纹兽耳衔环狮钮盖瓶。


清乾隆碧玉夔龙纹兽耳衔环狮钮盖瓶

我们早已不知是哪位聪明的紫砂匠人,最早把这个小圆圈安到了紫砂壶上。但这个小圆圈在紫砂壶上可谓长袖善舞,变化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紫砂壶上的那些多变的“小圆圈”。


明时鹏三足圈钮壶

此壶构思巧妙,身作苹果式,短颈压盖,秤砣滴钮上饰圈环,壶肩贴以“S”纹泥条装饰,流、把用外接手法,近肩处突兀一短促小流;执把用扁泥条作耳式,与壶身衔接过渡自然,又与装饰纹前后呼应。壶底鼎足更是匠心独具,流下刻有“时鹏”楷书,字体端庄隽秀,刀法自然硬朗。胎土呈现出明中期典型特征。


顾景舟 双圈壶

在清代时就有此器形,其流多为水平流,而顾景舟先生取样改动设计,将其制为三弯流,同样保留了双圈的造型。


圈顶壶

此为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先生制作的圈顶壶,设计巧妙,口盖严密,饰以圆环,灵动脱俗。

造型各异,但圈钮保留,在倒茶时,自然垂下发叮咚之声,别有逸趣,亦可把玩。

此为曼生仿古井栏造型,壶身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还原曼生井栏的神韵,浑厚古雅,做工周正、细致。

壶身圆中有方,沉稳而不凝滞。斜斜向上的管状流和重心略为下沉的环形把,前后呼应。

此壶全手工成型工艺难度大,壶身呈腰鼓状,肩底内敛,半圆盖,口盖紧密平整,桥钮内置一绳纹环。肩下胥出流与把,流呈锥形尖直挺俏,与圈耳把相对趁势,壶造型比例准确,壶流直挺圆润,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透彻。通过线、面的处理,呈现出挺健利落的壶韵,可谓难得之作。作于九十年代初,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书,石泉刻。


清 双圈壶

这些圈钮都很有意思,其实制壶需融入文人思想,从而使紫砂成为工艺与理念相结合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是实用器。今天紫砂匠人通过记载及后来发展创新,将来会对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圈钮就是最特别的证明。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百家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