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的文旦壶

上次分享的仿古壶,让不少网友学到了一些关于仿古壶型的相关知识。这次我们将分享宜兴紫砂壶的另外一种壶型:文旦壶,初识文旦壶,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肯定认为此壶型属于西施乳。其实,文旦壶和西施壶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两者的区别很大,所表现出来的韵味也不尽相同。以下这篇关于文旦壶壶型的相关介绍,值得大家好好阅读一下。

文旦壶

文旦壶型由来

古语有云:“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文旦,金黄色,果大形美,皮溢清香,肉嫩多汁,甜酸适口。因为“文旦”壶型与文旦相似,红泥壶面起皱如柚皮,初识“文旦”壶的我们,皆以为其是以水果“文旦”为原型,模拟制造出来的。

其实曾有人到盛产文旦的福建莆田,特别请教了当地人。当地人称呼文旦为“抛”,或者直接称“柚”,上了年纪的人称“抛”的为多,年轻些的称“柚”为多,没有人以“文旦”或“文旦柚”来称呼的。让他们用文旦来称呼柚子,他们反而觉得十分别扭。由此可见,“文旦”壶的由来并非其“表亲”,那“文旦”壶因何得名?

事实上“文旦”壶,最早是因其身上的落款而得名。

注:文旦壶形似我们吃的水果柚子,类似柚子上面小,肚子大,一直延续至最底部。看到文旦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可见紫砂壶很多的壶型就是模仿自然界的水果。

文旦壶

文旦壶型故事

纵观古往,“文旦壶”最早在清中、晚期出现的较多,这些壶的底面落“文旦”款,以红泥小壶居多,尤其以当时出口的红泥器为主。同时期间,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落“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等款的紫砂壶,皆是以红泥居多,出口为主。以至于后人直接以落款来称呼其壶,于是诸如:孟臣壶、逸公壶、思亭壶、君德壶、文旦壶便沿袭至今。

据不可考记载,“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文旦”等确有其人,孟臣姓惠、逸公也姓惠、思亭姓陆、君德姓张、文旦姓李,他们都擅长制作某一个或某几个壶型,所做的东西市场接受度很高,导致后人竞相模仿。

“文旦”壶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正是制壶者为其所赋予的,截然不同的韵致。文旦圆融大度,形制丰美,壶把遒劲,壶嘴短促饱满,全器充满丰腴之韵,宛见唐妃环肥雍容体态,浑然天成。

注:没想到文旦壶名字的由来,居然有很多的故事在里面。文旦最早是一个艺人的落款,后人才逐渐把此壶型慢慢称为文旦。

文旦壶

文旦壶型演变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 “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注:大家可以好好品味一下西施壶、文旦壶、美人肩等壶型,每一种壶给我们带来的韵味有共同之处,但是我们要能品味出他们各自的不同,文旦有文旦的味道,西施有西施的美,美人肩又是不一样的风格。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