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窑场往事

宜兴紫砂

日用陶瓷,一个时代的荣耀

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参观了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库房,见到了不少早就淡出人们视线的丁蜀窑场上的那些坛坛罐罐。据说,这些老物件在经过整理之后,将随着展馆的扩容而一一展出。宜兴日用陶瓷就是透过自身的形象,承载窑场往事中的精彩场景,凸显她在历史衍变中闪烁的光芒。

日用陶瓷是宜兴地区传统陶瓷中的大宗产品,品种繁多,数以千计,而且价廉物美,畅销全国。十九世纪70年代,陶瓷业主要集中在丁山、蜀山和汤渡,同时“粗、溪、黑、黄、砂和紫砂”六个陶瓷行业地区分布已经确定。

清嘉庆《重刊宜兴县旧志》记载了宜兴陶瓷业在十八世纪的产品种类:一砖瓦、二缸瓮、三瓶罐、四茗壶和花瓶等。以后的岁月中宜兴陶器种类更多。

清代乡贤陈维崧见到蜀山至蠡墅一带,居民皆背山距河,以陶为业,写下《过涧歇》词一首:“夹岸斜桥界山侧,邪延陌阡,人家柴门俱仄……陶侃甓前,毕卓瓮头,窑烟四起,阵云一朵压城黑。”

1919年《江苏省实业考察报告》和《江苏省省长公署的调查》上如是记载:“宜兴陶器,名驰中外,县城东南的丁山、蜀山、汤渡、川埠一带家家制坯,户户捶泥,衣食所需惟陶业是赖。”当时,宜兴的窑货行有25家,各种窑炉40余座,窑场工人近6000人,“所制之器,种类繁多,不及备记,大都为饮食器、装饰器、杂用器三种,常年产值60万元以上。”

所谓的“粗、溪、黑、黄、砂和紫砂”是指日用陶瓷产品的专业分工。

粗货集中在白宕、蠡墅、湖渎、潘家潭,专制缸、坛、钵、砂锅等。溪货集中在汤渡,产品以坛瓮为主。黑货分布在边庄、高家桥一带,产品有陶盆、油盏、粗钵、夜壶等。黄货集中在蠡墅后浜,主要生产用白泥制作的煨罐、水罐、药罐、窑碗等。砂货范围包括蜀山、前墅、虞墅,产品与黑货相似,釉色呈鲜红色,而黑货是赤褐色。紫砂分布在蜀山、潜洛、上袁等地,产品有茶壶、花盆、花瓶、炊具等。

另外,窑场上还有白绿货一说,这是指粗货、溪货的附属产品有砂锅、煨罐、龙坛、泡茶坛、窑碗套、花钵等,制作地分布在白宕、边庄、蠡墅、汤渡一带。这些白绿货产品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库房里也有保存。

在传统日用陶之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添了日用精陶和日用瓷器新门类,扩大了宜兴日用陶瓷领域和范围。以宜兴陶瓷公司为例,在所属的22家陶瓷生产企业中,日用陶瓷企业就有14家。1990年该公司的日用陶瓷产值1.14亿元,占总产值的58.8%,日用陶瓷产量7115万件,其中陶器5002万件;外贸出口的日用陶瓷达1601.28万件。宜兴日用陶瓷的生产和规模可见一斑。

随着日用陶瓷艺术化的进程,宜兴窑场上绽放了“紫砂、均陶、青瓷、精陶和美彩陶”这五朵艺术之花,成为当今宜兴陶瓷的特色品牌和城市名片,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文化不仅属于宜兴,也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宜兴陶瓷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宜兴陶瓷文化总是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我的短文是触摸宜兴窑场的一段文化记忆,从一个侧面回想千年陶乡的璀璨光芒,日用陶瓷就是连接古今的文化基因,构成了陶都完美的形象。

宜兴紫砂

画溪滋养的窑场

人们都说蠡河是丁蜀百姓的母亲河,其实蠡河上游的画溪与它一道造就了陶乡的万般风情,也滋养了窑场的千古传奇。

画溪河,从湖氵父山中一路走来,留下了《荆溪十景》中“画溪花浪”的美名。画溪两岸繁忙的窑火,映照了旧时的辉煌。上世纪50年代,坐落在画溪两侧的龙窑就有12座,分布在原胜利厂、建新厂厂区内以及兴龙桥、光明桥附近,烧造着坛、罐、砂锅、白绿货、溪货之类的日用陶器,销往城镇和农村。当然蠡河沿岸的龙窑那就更多了。

最为古老的龙窑遗址,要算画溪之畔的晋代小窑墩青瓷龙窑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宜兴青瓷的发祥地。

新西兰陶瓷专家路易·艾黎先生在《瓷国游历记》一书的“陶都宜兴”章节里作过这样的记述:“我们曾去参观一条最古老的龙窑……这座窑建于东晋(317—420年),窑场四周现在长满了古树。”“有些专家认为,浙江北部从德清直到绍兴是著名越窑变迁的路线,我则认为很可能越窑的起点应该是德清以北不远的宜兴。”

有人赞赏青瓷色彩是东方的颜色,这种染青的瓷器处于半浅半浓的蓝绿之间,似碧玉晶莹,如千峰翠绿。当然,宜兴青瓷的原始貌样没有现在的纯洁悦目,是青中泛黄褐,带有故土的气息,是民间生活中的器皿,也是一双普通的陶工之手捧出的“火与土”的结晶。画溪可以作证。

尽管画溪以及横跨两岸的画溪桥已经老了,但画溪养育的建新村正在续写宜兴青瓷的不朽故事。“碧云青瓷”的老总张荣法说,目前全村已有专业生产青瓷的企业和家庭作坊10多家,从业人员达200多人,形成了采泥、练泥、设计、生产、营销的青瓷产业链,规模和特色显现,成为闻名遐迩的青瓷专业生产基地,成立了“宜兴小窑青瓷专业合作社”,让更多村民加入到青瓷生产的行列,打造“一村一品”的青瓷特色文化品牌。

诗词中的藤花、绿柳、桃红、碧水,尽管时过境迁,不再是“闹时一缕青烟,闲时一溜青苔”,但是,这水、这桥、这人,依旧在岁月流转中守望、开拓。画溪流淌在陶乡的记忆里,铭刻在窑场的故事里,填充在陶都的歌吟里,横亘千载,风光如画。

宜兴紫砂

陶批站的过往岁月

一条蠡河贯穿了丁蜀镇,曲折流淌中承载着范蠡与西施的故事,造就了陶乡别样的风情。窑场上古今传颂的轶事,都在河水的滋润中生根发芽。在它的面前,青春和时光都会凋零,只有挂在记忆深处的往昔会永远清晰。

蠡河流经丁山东贤街一路向东,曾经映照了两岸龙窑的倒影与窑火、负载了装满窑货的舟楫。蠡河刚要进入蜀山之前,拐了一个弯,那弯转之处,我们叫它“下滩”。下滩是丁蜀窑场上日用陶瓷集散地,也是江苏省供销合作社陶瓷批发站的所在地,当地人简称其为“陶批站”。

自1955年9月,陶批站在丁蜀镇成立,有着半个世纪的繁忙和热闹。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陶批站根据全省用户的订购计划,向镇上的每一个日用陶生产企业安排生产计划,统一收购销售,包销了绝大多数的日用陶瓷产品。

每天清晨,十几家陶瓷厂的驳船满载了缸、坛、盆、罐、碗、砂锅、瓮头等不同品种的日用陶瓷,送到陶批站码头,原本比较宽阔的河面,变得拥挤起来,整个货栈堆场呈现了忙碌兴旺的景象。

据资料介绍,1988年的时候,陶批站经销的日用陶瓷总额达二三千万元。繁忙的时候,陶批站出现堆场紧张的情况,就请相关单位派人去帮助整理货栈。有次,我也曾经帮着搬运杂乱堆放的陶器,把它们码齐、堆正、归拢,让有限的空间多存放窑货。当时的陶批站,真是陶天陶地陶世界,陶器满栈,缸山如画。一座座由缸、瓮、坛、盆堆叠起来像山一样的壮观与神奇,构成了陶都独有的风光与景观。

陶批站隔河的对面是丁蜀中学。我上学的时候总见到临岸停泊了轮拖和不少船只,等待安排去陶批站码头装货,再沿着蠡河驶往大江南北,把陶瓷产品送到城镇和乡村。

历经寒暑,几度春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消费理念的日益更新,陶批站也从繁忙趋于清寂。这个陶瓷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变成了丁蜀窑场沧桑岁月中的一处驿站。

我站在蠡河边上凝望,它不惹清愁,不惹忧伤,卸下一身华彩,放下纵横的过往,作为宜兴陶瓷文化中的一页,定格成深情的回望。“宜兴陶传统仓储技艺”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它必将是丁蜀特色文化小镇中精彩的扉页,可让读者倾情吟诵,感受那曾经的辉煌。

现在的陶批站,功能不再,模样尚存,仍然保持着当年陶运堆栈和码头的状况。陶批站原来的办公楼,青藤爬满了老墙,在阳光下投下多姿的斑驳光影,犹如岁月的光芒留下的清晰符号。长年累月库存的上千品种的陶器,或缸、或盆、或瓮……它们细数着似水年华,经历沉浮跌宕。尘埃飘过,始终从容、自如,静观蠡河之水东去。

如今的陶批站仿佛是一片清静的田园,老仓库、老办公室和老平屋经过修缮已经变成紫砂艺术的工作室,中外陶艺家入驻这方文化的厚土,搞创作设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闲时不失向往,忙中不失聪慧。陶批站将在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中青春永驻。

宜兴紫砂

黄龙山上曾经的矿井

我从小就住在丁蜀镇蠡墅的黄龙山麓,附近有好几口矿井,出产陶土。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矿泥有多么金贵,隔壁人家的凌伯伯是一个采矿工人,开采甲泥和紫砂泥,生活并不宽裕。他告诉我,“做宕”很辛苦,还有危险,每年开工都要请香烛和猪头三牲供奉,祈求平安。因为“做宕”的活计是“吃阳间饭,干阴间活”,旧时常有塌方而造成伤亡。我长大了,也在陶瓷企业工作,才知道“做宕”就是在山腹、地层下开采陶土。

陶瓷生产离不开陶土。在宜兴的宜南丘陵山区,蕴藏了多种陶土资源。1976年起,宜兴陶瓷公司组成陶瓷原料普查组,对宜兴地区55个重点陶土矿场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84年编写《宜兴县陶瓷原料调查与研究》一书。书中说,宜兴陶土矿分布范围,长26.6公里,宽3.3公里,面积为88平方公里,预计储量9867万吨,工业储量5000万吨,其中白泥占5%,甲泥占83%,嫩泥占6.2%,其它占5.8%,甲泥储量最大的是黄龙山,约为1500万-2000万吨。

宜兴紫砂原料深藏在甲泥之中,平均每百斤甲泥中可挑选出紫砂泥3-5斤,因此,紫砂泥也就成了“泥中之王”而分外名贵。明代周高起编著的《阳羡茗壶系》对紫砂泥之丰富,奇妙而精彩的记录:“时有异僧绕白砀青龙黄龙诸山,指示土人曰:卖富贵土!土人异之,凿山得五色土,因以为壶。于是砠白砀(宕),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采玉成峰。”这便是明清时代宜兴陶土矿在丁山的白宕、黄龙山一带开采的情景。黄龙山山麓的“大水潭”据传说就是早年的甲泥矿遗址。

陶瓷原料的采掘,有露天开采和坑道凿岩开采。甲泥多产于黄石岩,矿层离地面较深,采掘比较艰难,一般用矿井式和隧道式开采,叫做“暗掘”“暗宕”。

黄龙山的甲泥采掘有明掘、亦有暗掘。“暗掘”就是“暗宕”开采,一般要在宕口用黄石砌一排拱形碹,其高度和宽度不超过2米,掘进后在山腹中形成隧道式,利用顶板石或黄石墙作支护,每个岩口的采掘工有一二十个人,巷道有长有短,视矿土储量而定。陶土开采靠锄挖,运输靠肩挑、手拉。

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矿井内铺设轨道,由人工装车运输,绞车提升,先后采用凿岩机、液压挖掘机、湿式电煤钻,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甲泥最大矿床由丁蜀镇西北的黄龙山、青龙山和黄龙村三个矿段组成,是本山甲泥、紫砂泥、乌泥和绿泥的重点产区,曾分布着5个较大的采泥矿井,也就是一号井到五号井。

黄龙山,是宜兴紫砂泥的一座“宝山”,昔日的矿井宕口依然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过去的神秘和荣耀还在坊间传颂。正如著名紫砂文化学者韩其楼先生写的楹联:“龙山砂,阳羡茶,砂壶宜茶茶道誉中外;荆溪水,富贵土,水土利陶陶艺冠古今。”至今“始陶异僧”的传说,“富贵土”的故事将越发精彩。宜兴紫砂因它而闻名,黄龙山又因出产优质紫砂泥而受人推崇。紫砂人已经将冀希与梦想融入黄龙山,去造就属于陶都宜兴的东方神话。(宜兴日报 蒋尧基)

文章原标题:岁月深处的窑场往事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whatsapp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