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的历史发展概况(下)

宋、元和明代前期(公元960~1505年),可以说是宜兴日用陶器业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也是紫砂器的创始时期。当时,分布在今丁山和张渚地区的烧陶窑址,已经发现了上百座之多。除烧造缸、瓮、碗、盆之外,以生产一种俗称为“韩瓶”(相传为南宋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的贮水器者较多。早期的紫砂器就诞生于这一时期。但还没有从日用陶器中分离出来。此期的紫砂窑址,也于1976年在丁山蠡墅村羊角山首次发现。

明代后期(公元1506~1644年)是宜兴日用陶器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紫砂器开始独树一帜的时期。当时,紫砂名艺人辈出,他们的作品不仅风行于官僚士大夫之间,而且开始进入宫廷,流传到国外。同一时期,宜兴生产的仿照古钧窑的制品——“宜均”器也崭露头角,流行一时,与日用陶和紫砂器并列为宜兴陶业中的三大品种之一。而宜兴作为“陶都”的光荣地位亦奠定于此期。

宜兴紫砂
宜兴均釉花盆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是宜兴陶业的全盛时代,也是紫砂器的进一步繁荣时期。其间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曾经一度中衰,但很快就告恢复。清代紫砂器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和配色等方面都较前期有了不少改进。在整个宜兴陶业的经营方式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工场,分工相当细密,商品经济比明代后期更为活跃。

雕漆四方壶
清代大彬款雕漆四方壶

从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公元1911~1949年)是宜兴陶业走向衰落时期。不过,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公元1911~1937年),还算是宜兴陶业的上升时期,生产略有起色。而在后阶段(公元1937~1949年),则日趋衰落,到了解放前夕,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宜兴扁圆壶
清雍正宜兴扁圆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宜兴陶业带来了新生命。解放三十多年来,已经建立起以宜兴陶瓷公司为主的生产体制,拥有二十多个厂矿和事业单位。除日用陶、紫砂器、宜均器三大传统品种以外,又发展了工业陶瓷和建筑陶瓷,还恢复了停烧千年之久的青瓷器。

文章原标题:宜兴紫砂的历史发展概况(下) 文|砂壶逸志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