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釉陶中的动物世界

宜兴釉陶

宜兴釉陶,简单来说就是宜兴地区生产的上釉陶器。宜兴釉陶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青釉陶器,隋唐时期有黑釉陶器,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欧窑”“葛窑”为代表的宜均。到了当代,宜兴的制陶人又开发出了新的釉陶品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发展,它们共同组成了宜兴当代流光溢彩、光怪陆离的釉陶世界。

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当代釉陶作品。当我们打开尘封多年的藏品箱子,里面精美的釉陶令人惊叹。有各式各样的缸坛盆罐,有小巧玲珑的案头摆件,有生活必需的砂锅瓶钵,有精美绝伦的餐具酒具,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数惟妙惟肖的动物雕塑了。

釉陶《猫头鹰》如同蟹壳青色的釉面,散缀细纹,表现出羽毛的纹理,绿釉点睛,双目如炬,喙呈钩状,双翅紧挨,将锋利的爪子藏于羽下,仿佛随时要向猎物出击一般。猫头鹰古称为鸮,在古代被视为战神,商王武丁王后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一件青铜鸮尊,说明中国早在商代就开始崇拜猫头鹰了。这尊现代的《猫头鹰》乍一看虽面露凶相,但细看之下也觉“呆萌”。《母子熊猫》则利用最普通的白釉与褐釉,在耳口鼻处与手足用褐釉点缀,母熊猫与自己的小孩依偎在一起,双眼微眯,双手紧紧裹住小熊猫,似是在低吟着《摇篮曲》,姿态亲密温馨,令人莞尔一笑。

宜兴釉陶

说起与宜兴釉陶动物雕塑关系亲密的人,不得不提韩美林大师了,他在宜期间,在宜兴紫砂、青瓷、美陶、彩陶等品类的造型设计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雪花釉母子猴》就是韩美林大师的代表作之一。雪花釉是用喷釉法上釉的,造成釉面的参差不齐,以模仿某些动物皮毛的层次感。这件《母子猴》,母猴身体纤长,脑袋圆润,尾巴下垂,面部施天蓝釉,眼中透出一股机敏聪慧,子猴坐于母猴腰背部,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作品造型独特,充满着“韩式”风格。熟悉韩美林大师的人都知道,在众多动物中,他最喜欢画的是鸡,韩美林曾表示:“在中国,雄鸡一直被人们所赞美。‘一唱雄鸡天下白’等名句流传千古;无论是大公鸡还是小鸡,鸡的文、武、勇、仁、信‘五德’,代表了人们道德的追求,也是许多画家喜爱画鸡的原因。”所以韩美林大师在宜兴留下了许多有关鸡的作品。如《斗鸡》,塑一只公鸡伏于地面,鸡头高昂,鸡冠耸立,尾羽翘立,与身体呈90度直角,顶部自然垂下,线条流畅,双爪紧紧抓住地面,呈蓄势待发之状,黄褐交错的花釉施于表面,展现出意气风发、气势逼人的斗鸡形象。

2018年是戊戌狗年,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忠义的象征。那么宜兴釉陶中的狗,又是怎样的姿态呢?看那黑背黄腹的《德国腊肠犬》,纤长的身体是它的特征,体态矫健。别看它腿短,却是捕猎的好能手。此雕塑将腊肠犬矫健的四肢、机敏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背部的黑釉锃光发亮,显示其精力的充沛。西施狗起源于中国西藏,17世纪满清入关后,将西施狗引进北京,受皇家喜爱。釉陶《西施狗》雕塑头圆且宽,自然高昂,眼睛浑圆的神态,煞是可爱。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它浓密厚长的皮毛,几乎及地,蓝色与褐色的釉水交错,呈流淌状,表现出西施狗毛发的柔软顺滑,尾巴向前卷曲,给人活泼开朗之感。除了善于捕猎的猎犬和陪伴家人的宠物犬,还有一类狗,对人类贡献很大,就是保家护院的“看门狗”。作品《看门狗》,它半卧于地,尾巴置于身体一侧,身体前倾,双眼圆瞪,仔细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两耳微张,仿佛倾听周边动静,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

宜兴釉陶中的动物世界五光十色,此文所述只是冰山一角。在宜兴陶艺家的双手中,诞生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或是飞禽走兽,或是花鸟鱼虫,各有姿态,各不相同,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艺术天地。(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