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永不自满的“拓荒牛” ——访著名军旅作家黄国荣

黄国荣的退休生活有声有色。

【引  言】

黄国荣,一位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上的宜兴籍军旅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沙场点兵》,是进入新世纪后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题材小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32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并荣获“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

他的长篇小说《兵谣》、《乡谣》、《街谣》(即“日子三部曲”),涉及军事、农村、城市三大题材。三个领域需要三副笔墨,这对于任何作家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检验,这三部作品都获得了成功。黄国荣说:不厌挑战,永不言败,永不自满是军人的性格,何况我是职业军人。黄国荣现任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

黄国荣被誉为“文学拓荒牛”。他一直走着一条与他人完全不同的创新之路,他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步都在开拓,这在文学界是十分难得的。

在黄国荣心中,故乡宜兴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也写了许多反映故乡生活的小说。今年初冬,《宜兴日报》记者专程前往北京采访了黄国荣。

黄国荣的著作。

故乡情

记者:您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而其中许多反映故乡生活的小说,还是您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故乡对于您意味着什么?

黄国荣:我是步入军旅后才正式踏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但故乡对于我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个源泉不只是指生活,是故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是故乡的山水赋予了我智慧,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孕育了我的灵魂。可以说,如果没有故乡,我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我,所写的作品也很可能不是现在的作品。我永远感激故乡,故乡是我文学梦的摇篮与温床。

对于黄国荣来说,故乡宜兴是他成长为军旅作家的摇篮。虽然离开故乡已经40多年了,但故乡的河水至今还在他心里潺潺地流淌着。

黄国荣于1947年7月出生在高塍镇的尚村,家庭的贫困让他从懂事起就感受到了人间疾苦与人情冷暖;父母和乡亲们的艰辛勤劳,更让他理解了人生和生活的内涵。

年少时的黄国荣不仅爱思考,而且感情丰沛。读初中时,他以自己辛勤操劳的母亲为原型,写了一篇题为《母亲》的作文。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说先读一篇作文给大家听听。老师双手捧着一个本子,神情凝重地读起来。读着读着,教室里越来越安静,学生们的神情也越来越凝重。然而,黄国荣听着听着,突然低下头去,忍不住抽泣起来。原来,语文老师读的作文,正是他写的《母亲》。

黄国荣的作文好,与他的生活环境分不开,更与浓郁的乡土文化分不开。那时,镇上的茶馆里经常有人说书,他的爷爷是位老茶客,总会给他留一个座位,让他放学后来这里听人说书。《七剑十三侠》、《白蛇传》、《说岳》、《杨家将》……他仰着小脸蛋,沉迷在故事里。他家隔壁住着一位瞎子爷爷,记性特别好,一到晚上就会把他没有听到的故事讲给他听。他们嘴里那说不完的故事,不断地催生着他的文学想象力。同时,他从故事中,感受到了正义与丑恶。说书先生、瞎子爷爷、还有同样爱讲故事的爷爷,这些乡间人物,都成为他人生和文学的启蒙老师。

1963年黄国荣初中毕业后,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村里成立业余剧团,他担任团长。

在乡村里,黄国荣能写、能唱,还会拉二胡,算是一位才子。业余剧团成立后,首先排练锡剧《红灯记》,他亲自扮演主角李玉和。自导自演的锡剧《红灯记》先是在本村演出,接着到邻村去演出……他们演的地方越来越多,几乎演遍了半个宜兴。

家乡这段丰富的人生经历,家乡浓郁的乡土文化,家乡众多乡间人物的形象,成为黄国荣日后从事文学创作丰厚宝贵的财富。因此,无论在什么场合,他在谈起自己的故乡时,总是以一颗感恩之心,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

 黄国荣如今仍笔耕不辍。

作家梦

记者:您在当兵之前就喜爱文艺、热爱写作,但真正实现您的作家梦是在当兵之后,您是如何让这个“梦”变为现实的呢?

黄国荣:在家乡时,我在文化站听过一位叫陈出新的人谈他写小说《李百晓跳出迷魂阵》的讲座,那时我就想将来我也能写小说,但并没有想要当一位作家。到部队当了坦克兵炮长,我非常酷爱军事,坦克实弹射击,行进间两个隐现目标我打了五发四中,而且两个靶都是首发命中,成绩全团第一。当时,我雄心勃勃,理想是当射击参谋,将来当高参指挥千军万马。但是,命运却让我参加文艺学习班和宣传队,我便与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编节目写剧本,很快我便发现自己在文学的创作世界里同样有“导演战争”、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于是,我选择了文学。

1978年,对于黄国荣来说,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正副班长》在济南军区的《连队文艺》上发表,短篇小说《突上去》在全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解放军文艺》上发表,故事《找连长》在上海《故事会》上发表。一年发表3篇文学作品,开启了他实现作家梦的征程。

1968年3月到山东蓬莱当兵的黄国荣,因为一次坦克实弹射击成绩出色,他便产生一个想法:当兵要是不操枪弄炮,要是不浴血蹈火,要是不喝令千军万马,这兵就当得没有味。然而,就在他热血沸腾一心想当军事训练尖子时,团文化干事看中他的文艺才气,点名要他参加师里的文艺骨干学习班。接着,师文化干事又指名要他参加师文艺宣传队,并做他的思想工作:如果你能通过文艺创作激励10位士兵成为训练尖子,这是不是要比你一个人成为训练尖子强呢?如果你能以文艺作品激励成千上万的军人热爱军营,献身国防,这就是莫大的贡献啊!他心里想:是啊,笔下也有千军万马,当一名军旅作家,为军旅而写,为军旅而歌,这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

自1970年黄国荣担任师文化干事开始,直到1977年,他的主要精力在编演文艺节目。他编演的《补军装》、《今日有雾》等十多个文艺作品,均在济南军区的文艺会演中获奖。在这些年里,他虽然没有动笔写文学作品,但他在暗暗地积蓄力量,读了大量的名著,储存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

1978年,他的创作激情喷发而出,并一发不可收。短篇小说《小岛行》、《册上无名的党员》、《蓝色的困惑》,中篇小说《请留下名字》、《小竹岛之恋》、《赤潮》等,先后在《解放军文艺》、《昆仑》、《西南军事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黄国荣”的名字在军中传扬开来。

因为在文学创作上已颇有成就,1986年部队精简整编,黄国荣不想再在行政岗位上当官,而想从事专业写作。他到《解放军文艺》改稿,当即被老社长劝说留下。1987年他被一纸命令调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先后任编辑、总编室主任、副社长等职。

就在那时,黄国荣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回望与总结,觉得自己虽然已经写了许多文学作品,但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品并不多。于是,他给自己确立了新的起点,寻求新的突破,潜心创作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他说,作家之路是向上的台阶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努力;写作是没完没了的充满着苦和乐的自讨苦吃、自我折磨、自我挣扎。

1994年初,黄国荣的中篇小说《尴尬人》在《昆仑》杂志上发表。《尴尬人》堪称黄国荣站在新起点上创作的第一篇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佳作,是他文学创作踏上新台阶的标志。《尴尬人》写一位京外人员进京生活、工作、创业所遇到的各种尴尬事,道出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该小说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被《小说月报》转载,又被收入贾平凹主编的《中国当代小说精品》“商界小说卷”,西安电影制片厂购买电影改编版权,后来又荣获《昆仑》杂志当年度优秀作品奖。

紧接着《尴尬人》之后的力作,是反映坦克部队训练和士兵人生的中篇小说《履带》。黄国荣以军人的职业意识,以作家的使命感,写出了一位训练标兵的悲欢。《履带》在《芙蓉》杂志发表后,同样被《小说月报》转载,被收入贾平凹主编的《中国当代小说精品》“军旅小说卷”,并荣获总政治部第三届全军文艺作品奖二等奖。

作为一名军旅作家,黄国荣时刻关注着军事改革、军事训练、未来战争。他的长篇小说《沙场点兵》,以如何打赢现代战争为主题,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军人肩负的新历史使命为主线,把当代中国军人置于国际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中加以历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回答了当代中国军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与能力。《沙场点兵》是进入新世纪后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军事题材小说,改编的同名32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并荣获“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

黄国荣为《宜兴日报》题词。

三部曲

记者:在您的写作生涯中,长篇小说《兵谣》、《乡谣》、《街谣》是您精心创作的“日子三部曲”,占有重要位置。《兵谣》是军事题材,《乡谣》是农村题材,《街谣》是城市题材。您怎么会想到写这三个完全不同题材、不同领域的三部曲呢?

黄国荣:有许多人认为,军旅作家擅长写军事题材,很可能写不了其他领域的题材,或是即使写也写不好。我觉得一位作家,创作可以侧重某一题材,但不能局限在一个领域的题材里。我的“日子三部曲”涉及军事、农村、城市三大题材,我说过,我要用三只眼睛看世界。其实,我的人生就在这三个领域里度过,农村是我的故乡,军营是我成长的地方,都市是我立业作为的舞台。当然,三个领域需要三副笔墨,这对作家是一种挑战和检验,不厌挑战,永不言败,永不自满是军人的性格,何况我是职业军人。

创作“日子三部曲”,是黄国荣的一个宏伟构想,也是他多年的一个心愿。他有这样的实力,也有这样的生活积累。

他成功了。“日子三部曲”成为他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兵谣》的主人公古义宝纯朴忠厚、勤劳刻苦,带着农民的心计,在部队寻找人生的出路。个人欲念与环境机遇的契合,使他差不多攀到人生的光辉顶点;他后来渐渐偏离正轨的行为,又让他几乎跌倒犯罪的边缘。从本我到失却自我,再回归到真我,他走出一串奇特的脚印,与领导、恩人、同乡、妻子、恋人、知己,演出了一幕人生活剧。

《乡谣》讲述了江南水乡小人物汪二祥人生大起大落而富于悲喜剧的故事。作品以史诗的笔法勾勒了江南水乡50多年的历史变迁,其对历史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赋予了作品凝重大气之美,其对江南水乡世态风情的描绘又使得作品别具一番玲珑淡雅的韵味。写出了奇特的人物、奇特的江南文化和奇特的中国农民心灵史。

《街谣》中的莫望山、闻心源、沙一天,三个同在一村的知青,15年后命运让他们重又走进同一座城市。图书出版发行业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充满诱惑、机遇和陷阱,弄潮儿、淘金者良莠混杂,智慧与狡诈、良知与私欲、公正与邪恶的较量搏杀,演出了一幕幕人间喜剧和悲剧。

“日子三部曲”获得了读者的掌声、赞声、叹声。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的李准在评论《兵谣》时说,这部小说触及了一个很敏感、难度很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对待荣誉,如何对待崇高的问题。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兵谣》所塑造的古义宝的形象正是我梦想中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这个形象对于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文学评论家陈辽在评论《乡谣》时,称该书有“三奇”——全书弥漫着吴文化的氤氲,是该书的第一奇;塑造了我国长篇小说中从未有过的汪二祥这个奇人,是该书的第二奇;作品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进程这个大问题,作出了他自有新意的回答,这是第三奇。

在一片赞扬声中,《兵谣》荣获第二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飞天奖”二等奖,被列为团中央“世纪读书工程”30部推荐图书之一。《乡谣》荣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街谣》则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联播”录制广播。

因为“日子三部曲”,黄国荣被誉为“文学拓荒牛”。他一直走着一条与别人完全不同的创新之路,他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步都在开拓,这在文学界是十分难得的。

来源:宜兴日报(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片)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