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雅清隽展儒风 湖韵秀彻美竺西 ——周铁镇文旅产业发展综述

周铁

5月17日,第三届宜兴·周铁古镇文化旅游节即将揭开神秘面纱。近年来,周铁镇修复文物古迹、修缮历史文物,重塑起乡镇“骨血”,以历史文化、体育精神为乡镇注入“精魂”,并立志于构建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田园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框架,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特色旅游小镇,让古镇儒风、湖韵周铁绽放无尽光华。

重塑古镇“骨血” 人文画卷绽光华

4月的午后,阳光正好,春风不燥。漫步周铁老街,入眼便是城隍庙前的千年银杏树,翠绿色间,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诊脉开方”,以擦亮这张周铁历史文化的记忆“名片”。放眼望去,古树、古庙、古井、古牌坊相得益彰。2010年以来,周铁镇依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资源,先后投入近亿元,对老街启动保护性修缮工程,重塑乡镇“骨血”,描绘人文画卷。

周铁拥有2700多年的建镇史,文脉厚重,遗存丰富,其中有历史建筑80余处,文物重点单位19处。改造工程启动以来,该镇立足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邀请东南大学、苏州园林院编制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城隍庙修缮保护规划》等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在核心保护范围5.66公顷的历史文化街区内,先后组织实施市政综合改造、周铁城隍庙修缮、历史街区修缮、“塘河水韵”重现等一大批“文化周铁”建设工程,并将这些“盆景”与江南水乡的特色有机串联,让一度破败的老街重焕生机。

保护性修缮工程重塑了老街的“骨架”,内在人文元素的发掘则激活了老街的“造血生长因子”。周铁充分利用历史街区内的名人文化,逐步“拾起”历史名人的遗存,完善旧宅的陈列布置。如今,程天民旧居、沙彦楷故居、尹瘦石故居等都已免费对外开放。历史馈赠给周铁的宝贵“财富”还不止于此,东吴时孙权母亲手植的千年银杏树,南宋词人蒋捷讲学的竺西书院,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寺碑刻、古牌坊、古桥老屋、太湖风筝博物馆、竺西医院旧址都静静“守候”在老街,等待再一次“绽放”。为此,该镇针对这些文物古迹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并在各个文物点配备一名文保信息员定期上报文物信息,为文物古迹罩上“保护罩”。据该镇文化站站长张平介绍,竺西书院、西桥工学团旧址、岳飞衣冠冢及岳霖墓等文物重点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周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将原有的民俗项目加以整合,在继承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宜兴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唐朝时就已形成,目前主要以周铁镇为核心传承区域。周铁城隍庙被无锡市文广新局命名为研究传承基地,还是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课题研究基地。张平介绍,为了发展和推动道教音乐,周铁成立了道教文化研究会,组织广告公司拍摄与记载道教音乐,并以现场道教音乐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宣传,提高了其知名度。目前,道教音乐已经融入到古镇的当代文化发展中,八方来客在城隍庙便可欣赏到周铁特有的道教音乐。据了解,该镇宜兴说大书、竺山庙会、道教音乐、太湖扯篷船制造技艺等10项传统技艺被列为宜兴“非遗”。其中,踩禓莽、道教音乐等3项被列为无锡市级“非遗”。赋予历史文化新的内涵,“蝶变”后的古镇,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中国最美村镇等。

提炼古镇“精魂” 风筝之乡添活力

两岸杨柳低垂,横塘河水缓缓流淌。一到春天,周铁的公园里、山坡上人头攒动,随处可见各色风筝在天空中“展翅翱翔”。近年来,一场场“高大上”的风筝赛事,引领着这座渎边古镇走出“深闺”,飞上了向世界展示人文风采的舞台。

春风起,纸鸢飞。作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铁鹞笛(灯)风筝制作技艺的所在地,周铁自古就有在太湖之畔放风筝的传统。在风筝下系上鹞笛,夜晚放飞时系上鹞灯,这是周铁风筝的一大特色。面对群众基础如此深厚的民俗活动,该镇顺势打出“纸鸢牌”,让民间传统文化走入千家万户。“1999年农历二月十九举办了首届竺山风筝节,这一天也就成为了周铁镇的民间风筝节,至今已经18届了!”张平介绍。2002年,该镇在周铁中学举办了首届“中银杯”风筝节,制作、放飞风筝的活动由此从民间的“小打小闹”,升级为该镇的一项常规赛事。该镇还成立了风筝协会,拥有风筝队5支,会员从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全市各乡镇130多人。吴顺洪、夏根荣、岳仲荣、闵莹强、丁才良是制作鹞笛、鹞灯和放飞风筝的能手,经常带领成员“走出深闺”,参加国内、国际风筝比赛,并多次获奖。岳仲荣等多名成员还被聘为国家级裁判。为培养和激发青少年一代对风筝的兴趣爱好,传承风筝技艺,该镇还多次举办风筝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并每年与镇关工委及学校、社区,联合举办青少年暑期风筝制作和放飞培训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4期。如今,风筝已成为该镇的一种文化符号。

与此同时,近年来,结合太湖环境整治,该镇建成了数公里的太湖绿地,并建设了太湖风筝基地、太湖风筝博物馆等,风筝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作为太湖流域第一座以风筝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太湖风筝博物馆将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与太湖流域民俗文化相融合,吸引了大量赛事在此举办。据悉,周铁镇已先后举办了19届太湖风筝节、5届江苏省风筝公开赛,2016年承办了全国风筝精英赛,去年又承办了国际风筝邀请赛。去年,周铁镇还被中国风筝协会授予“中国风筝之乡”称号。

在风筝运动“扶摇而上”的同时,群众体育运动也诠释着周铁人民的幸福感。自2005年以来,该镇每年推出一项群众体育项目,在组织开展柔力球、广场舞、木兰剑、空竹等群众体育活动的同时,还积极筹措资金修建体育健身广场,为群众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良好保障。去年,周铁村、沙塘港村、分水村分别新建了2处健身广场,更换了2套健身路径。去年,该镇还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展示古镇“风骨” 多元旅游引客来

周铁老街上,钥匙铺、重阳糕等传统手艺店铺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竺山湖湿地公园内,阵阵欢笑声中,漫天风筝正飞舞,“夜潮地”里,天然的“菜园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近年来,周铁镇立志构建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田园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框架,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特色旅游小镇,多元化旅游全面展示了周铁的“风骨”。

依靠独特的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周铁全力打响“文旅周铁”品牌。近几年来,随着老街逐步洗去尘埃,一处处古迹重新焕发生机,其崇文重教、儒风芳菲的人文气质,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2015年1月31日,央视4套《记住乡愁》第31集播出了《周铁村——积钱不如教子》,让这座素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美名的历史名镇走向了全国。而随着周铁的转型发展,近几年间,昔日的“化工之乡”也实现了完美“蝶变”,成功摘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锡宜一体化发展更为其带来了新机遇,今年,周铁镇将以宜马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规划启动为契机,加快启动周铁镇环太湖区域开发,对接马山国际旅游岛、武进太湖湾度假区,构建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田园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框架。2016年5月,该镇成功举办了“首届宜兴·周铁古镇文化之旅”活动,融合“古镇儒风曲苑雅韵”“竺山听雨蒋捷词话”“湖韵周铁旗袍芳华”等一系列最具传统元素的文化系列活动,全面对外展现古镇文化底蕴、推介文化旅游资源。5月17日,第三届活动将如期举行。

展示“古镇儒风湖韵周铁”的“风骨”,需要强力“发声”。5月4日下午,周铁镇举行了一场激烈的志愿讲解员比赛。 此前进入复赛的10名选手分别对银杏树、城隍庙、周铁桥、周铁老街、程天民旧居、竺西书院、风筝博物馆等景点进行了讲解。该镇分管领导表示,老街文化注入年轻“因子”,他们的“发声”将给予老街更强的活力。在组织起一批“官方推介员”的基础上,老街保护修缮也让原住居民激动万分,主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今年已72岁的沈胜荣家住城隍庙旁,自小听着老街的传说长大,每每有外地游客和在外游子前来,他总是热情地为大家介绍周铁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故事。

大自然馈赠的天然“夜潮地”,也成为周铁旅游发展的强引擎。位于我市渎边的周铁镇土壤肥沃,有典型的“夜潮地”,尤其适宜蔬菜种植,是一个天然的“菜园子”。近年来,该镇将其纳入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规划,引导农户搭乘现代化、科技化的“快车”。位于周铁镇洋溪村的无锡益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一款“蔬果生产环境控制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农业大数据模拟分析、农业生产种植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为促进增产增收,公司还把菜椒、西红柿、青菜等栽种至花盆内,通过有机质调配、修剪嫁接,培育成不同造型的盆栽蔬果。今年,该公司还在基地内建起了农家书屋,提供科技化的农机展示和农业图书,第三届文化旅游节将正式开放。(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