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乘风破浪渡沧海 ——访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潘曾锡

潘曾锡

【引 言】

迎着朝阳 扬帆远航

带着浩瀚的希望穿越风和浪 向远方

远方有我的向往 纵横四海任我徜徉

……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新建造的远洋船舶,因先天不足而被戏称为“手足不灵(手足,是指船上装卸货物的起货机和船舶推进的螺旋桨)”,“耳目失聪(耳目,是指船上的通信导航设备收发报机和雷达)”,“心脏有病(心脏,是指船舶的动力柴油机)”,历经数十年的艰难跋涉,中国已成为全球的造船大国。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老一辈的造船专家潘曾锡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切。他带领着那个年代的一批造船人在沧桑与磨难、光荣与梦想中砥砺前行,实现着“造船强国”的梦想。

从一名船厂技术员,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潘曾锡用毕生心血写就了一部与我国船舶事业休戚相关的传奇。他是新中国船舶行业的拓荒者、排头兵,承担并完成了推动中国船舶业走向国际的历史使命。

他是蜀山潘氏弟子,把自己的理想和船舶绑在了一起

2014年10月19日中午,刚从上海坐车到达宜南山区的潘曾锡,见到多时未曾谋面的老朋友,立刻寒暄起来。今年已85岁的潘曾锡,精神矍铄,谈吐清晰,由于常年在上海生活的缘故,言语中夹杂着些许上海口音,但他总是不断强调着自己是宜兴人。

前来迎接的老朋友中,一位是曾经东坡中学的学弟崔茂松,另一位是我国已故中科院院士潘菽之子潘宁堡,这几位年过八旬的老相识,坐在绿树成荫的小院里,回忆起曾经的那些事、那些人,共同的记忆一下子将他们带到了70多年前的蜀山,那个大家曾经一起生活、学习过的地方。

1930年5月,潘曾锡生于宜兴蜀山。蜀山潘氏,是宜兴名门望族,潘曾锡的曾祖父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候补道官员,叔祖父则是被称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童年时,潘曾锡的日子过得相当贫苦。“从我祖父开始,家道就中落了,只能靠变卖房产度日。后来为了生计,我的父母从蜀山搬到丁山(当时蜀山与丁山尚未合并),开了一家杂货店。” 潘曾锡比划着说,“我十岁的时候,个子就那么点,经常要在店里帮忙,有的东西够不到,只能站在板凳上。”

尽管生活困顿,但是祖辈们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少的潘曾锡,他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各科成绩都很优异,靠着每学期的奖学金,没有让学费成为负担。潘曾锡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潘曾锡笑着说:“现在看来,工程师的梦想早就实现了,但在当时自己还没想过会成为哪个领域的工程师,只是为自己今后规划了一条踏上生活的道路。”

15岁那年,潘曾锡去外地求学,从省立苏州中学到上海航务学院轮机系,潘曾锡选择把理想和中国船舶业绑在了一起。他随身携带的一本相册里,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他见证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个瞬间。

从出国监造轮船,到设计建设海上钻井平台

1952年,潘曾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上海船厂实习。汽笛长鸣,响彻海天,一艘轮船缓缓驶离码头,开始了远航,潘曾锡以海员的身份掀开了人生的篇章。

“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船厂有着百年历史,当时有职工2000多人。我清晰地记得自己被分配到第五工场实习,主要是修理当时国民党撤离大陆时留下的美制登陆艇和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拖轮。” 潘曾锡回忆道。

半年后,他被派往中国和波兰两国合营的中波海运公司“国际友谊”轮实习,但是他并不适应海员的生活,也正是这次远航,使他感觉到在修造船厂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1954年,潘曾锡正式分配到了交通部上海船厂,在内燃机车间钳工第二工段任助理工段长,主要任务是修船、造机。一线的摸爬滚打,让潘曾锡过足了“机械瘾”,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1964年,我国在荷兰订造了一艘14800吨杂货船,以及一艘4000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潘曾锡被派去荷兰担任监造船小组组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派驻西方国家的第一个监造船小组。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潘曾锡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

潘曾锡到达荷兰Vlissingen的De-Schelde船厂后,首先碰到的是语言上的障碍,特别是口语。他回忆道:“我当时作为监造船小组组长,所有对外正式接触、技术谈判,都要我出面打交道。为了保证不出差错,起初我就用书面文字与船厂沟通。”

那段时间,潘曾锡每天都要对船厂送来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后来,随着口语的障碍逐渐消除,潘曾锡能自如地与船厂打交道。有一次,在施工现场,潘曾锡发现了4000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船厂编号Co526)左右侧的两台耙头绞机马达,按技术说明书规定为防水式,但当这两台机吊船安装时,竟安装的是防滴式,他随即通知船厂的工人暂停施工,并立即找船厂设计部门的总负责人,告知船厂违背了合同技术规定。在荷兰期间,潘曾锡正是依靠着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及专业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也圆满完成两艘船的监造任务。

在上海船厂期间,潘曾锡对于造船技术的研究极度痴迷,特别是每一次外出考察,他都格外珍惜。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造船工业远远领先于我国。潘曾锡也格外关注日本造船工业的发展。1972年,潘曾锡作为中国造船工业考察团的成员,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考察的50多天里,潘曾锡跟随考察团先后在东京、大阪等地参观了船厂、船舶配套厂等共计64个与造船工业有关的工厂、企业。潘曾锡因此对日本造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次在参观过程中,潘曾锡发现数根精加工好的长丝杆两端用木块搁起,水平放置在生产车间的水泥地上。他当即指着地上的丝杆,对日方陪同人员说:“这几根丝杆应垂直吊挂,不应水平搁置,以防细长的丝杆绕曲,影响精度质量。”潘曾锡提出如此专业的观点,对方竟无语作答。几天后,日方人员找到潘曾锡,向他解释说:“当时放在地上的长丝杆是刚加工好的,正在等待登记入库,而库房内,长丝杆都是垂直挂放的。”作为中国的造船技术人员,提出的这个问题,虽是微不足道,但受到日方的高度重视。

1973年,上海船厂建造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然而,该钻井平台技术复杂,体积庞大,当时世界上也只有少数造船工业发达的国家能够建造。对我国来说,不仅缺乏经验,现有船厂的船台、船坞等都不具备条件。上海船厂设计科长祝源钧为首的技术人员提出的大胆设想——在上海船厂附近的黄浦江面上,采用三只方驳以及在船台上建造好并已下水的两只“沉垫”,作为水上合拢、组装整座钻井平台的工装设备,身为上海船厂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的潘曾锡,对这一方案予以积极支持。最终,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半潜式海上石油钻探平台“勘探三号”终于落成了,为我国节省了大量基建投资。它在当时被誉为“奇迹”,得到了美国ABS船级社的认可。潘曾锡也因参与研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从信贷扶持到技术引进,为中国船舶打进国际市场殚精竭虑

“船舶工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1977年,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我国船舶工业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然而,如何打进国际市场,成了摆在当时我国船舶工业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面对瞬息多变的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先从体制上进行了改革。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当时的第六机械工业部与交通部部分企业合并,组建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潘曾锡升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潘曾锡刚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那段时间,正逢世界航运市场和造船工业处于持续萧条的境地。好在国内船舶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这给中国造船工业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然而,造船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没有畅通的融资渠道,国外船东不会来中国订造新船。当时我国经济实力薄弱,信贷能力有限,还做不到像日本和联邦德国那样,由本国进出口银行向国外船东提供长期、低息的出口信贷来扶植本国造船业发展。

“要想在萧条的国际造船市场上承接新船订单,就必须解决向国外船东提供出口信贷这个问题。如能做到,我国船舶出口的竞争力便可大大提高。”潘曾锡为此多次拜会中国银行总行领导,磋商由中国银行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共同派遣相关人员联合组团赴日本、英国考察。1982年10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中船贸易公司与日本东京银行签署了“关于中国船舶出口信贷的合作协议书”。总公司也与中国银行在船舶出口信贷和船舶抵押问题上取得共识,为扩大我国船舶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市场的大门正慢慢被打开,但呈现在潘曾锡眼前的是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在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技术引进,已到了“不得不为”的时候。1982-1988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外事和营业部门,先后从瑞士、日本、美国等,引进了50多项船舶关键设备以及10多项先进设计技术,加速了船舶设计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军贸市场成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又一个突破口。1987年,泰国海军开始就多艘导弹护卫舰展开国际招标。为了从发达造船国家“虎口夺食”,潘曾锡选派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两次亲自率团去泰国,与高层领导磋商沟通。经过无数次斡旋和谈判,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这笔订单拿下。这是我国签订的第一笔价值高达数亿美元的军船出口合同,也是当时我国金额最大、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笔军船出口合同。一年后,泰国海军又在我国续订了两艘吨位更大,性能更好,技术更先进的导弹护卫舰,合同金额超过前四艘船的合同总金额。

从韶华到暮年,家乡始终让他牵肠挂肚

1988年12月,潘曾锡暂别了他钟爱的造船行业,被委派至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职。“当年很多朋友都和我开玩笑,问我怎么不搞造船去搞新闻了。其实,当时主要工作是借用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名义,搭建中国与港英当局沟通的平台,同时管理、协调在香港的中资企业和中资机构。” 对于大家对他从造船人到媒体人的大转变,潘曾锡给出了解释。起初,他在社内担任高级经济顾问,后来又被任命为港澳工委委员、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

1991年,潘曾锡返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任第四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1993年2月,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3月,潘曾锡正式退休,被聘任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他终于可以放缓脚步,安享晚年生活。最近几年,潘曾锡每年都会来家乡短暂休息,对他而言,这也是一种怀旧和满足。

潘曾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也很关心。2008年,潘曾锡专程走访母校东坡中学,捐资2万元。2014年10月20日,潘曾锡又代表“潘序伦教育发展基金会”向东坡中学捐赠了一批电脑等教学设备。此外,他还在丁蜀高级中学设立了“兴豪教育基金会”,每年都会资助9位贫困优秀学生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潘曾锡说:“我对家乡宜兴有着深厚的感情,不管我身处何方,我都会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些有意义的事。”

【人物档案】

潘曾锡,1930年5月出生于宜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2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轮机系。历任交通部上海船厂技术员、助理工段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经理。1982年,升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后兼任党组副书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1988年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中共港澳工委委员。1991年调返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3年,当选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