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一碗乌米饭的幸福

去吃碗米饭,你就能体验一个地方最本土的乡情。

在宜兴,立夏前后,端上来的,很可能就是乌米饭,盛在盘子里,清香扑鼻,晶莹黑亮,在阳光下透着蓝紫色的色泽。这并非天生的“乌米”,而是将粉白莹润的糯米,用草汁泡得乌漆抹黑,然后蒸熟而成。宜兴人为什么好端端的白米不吃,偏要食用乌米呢?

《宜兴县志》记载:“四月初八吃乌饭,此日演戏称‘乌饭献’……目连以青精树(一名南天烛)叶浸糯米煮成‘乌饭’,瞒过鬼卒救其母,此俗传至今。”青精树就是乌饭树,俗称草头,传说目连的母亲被判入18层地狱,饱受饥渴之苦,送去的饭菜却都被贪婪的饿鬼狱卒抢食。目连费尽心思做出黑乎乎的乌米饭,终于瞒过小鬼们的眼睛,让母亲得以饱腹。

苏州也盛行春天食乌米,他们的起源说,则是大军事家孙武避难于吴地穹窿山,其后代孙膑被庞涓陷害入狱,饿得奄奄一息,善良的狱卒做了乌米团子,逃过监视者的监督,救下了孙膑。

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有感于人生苦楚、岁月不易。前一个传说宣扬了孝顺,后一个则赞颂了忠义,统言之,只要有爱、有情,这些苦楚将终获拯救。这就是乌米饭要告诉你的幸福。

我在翠竹满山的陶祖圣境旁很偶然进入一家农家乐,见识到了地道的乌米饭。老板娘姓吴,秀气热情,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把自家的小院收拾得清清爽爽。院内一隅,有一棵一人高的树,叶形如山茶,翠绿青葱,就是乌饭树了。

小吴取出灶台边一个圆形褐色的容器、一根长长的木棍——这是捣草头的工具。她走到院子里信手摘了一把,洗净丢进去,用木棍捣起来,深墨色的汁水渐渐渗出。她说,捣烂后用5倍的水混合,需静置沉淀半天,而后将沉淀好的汁水倒进糯米中,加盖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上柴火灶,用大火煮,再用余火焖,等炉膛的柴火燃尽,锅里的饭也恰巧蒸熟。

刚出锅的乌米饭晶莹如黑珍珠,有乌树叶独特的清香。乌树草头“性平、味苦”,所以蒸出的乌米饭也有微微的涩苦,通常的吃法是要蘸着白糖,这样一口下去,口感软糯爽滑,味道苦中有甘,细嚼来又觉甘中含苦、清苦回甘,回味无穷,如同它的故事中所包蕴的人生况味。

春食乌米饭,既寓意着打田栽秧、一年丰熟的开始,又保佑人们身强体壮、百病不生。这家家会做的乌米饭是大俗,也是大雅;是古老的传统,也是鲜活的当下;是宜兴人最家常的平民小吃,也暗藏着宜兴人最朴素深奥的情感记忆。

原标题:一碗乌米饭的幸福  (江苏经济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