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平:春天滋味

宜兴文学精选||夏正平:春天滋味

青团做好了,铁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咕地,迫不及待的样子。可以上笼蒸了!笼蒸是竹编的,下面铺着笼布,青团排着队挤在里面,一个个不远不近,这样最好。灶堂里的柴火旺旺的。烧火的是男人。黑红的脸更红黑了。

宜兴文学精选:青团

做青团要用到一种草,我们叫它棉茧头。薄凉的春风里,棉茧头软软散散地舒展在田头沟垄边。采摘它们的,是一双细软的手。长长田埂上,留下一串细碎的足印和歌声。

宜兴百合

宜兴文学精选:宜兴百合—— 陆一新

一新从容恬淡的叙述,总有一种质朴温柔的气质,就像宜兴百合,于湿润的泥土下,是白瓷一般精致的容颜。从百合的前世到今生,从美丽的传说到暖心的往事,一新似乎想告诉我们,宜兴人与宜兴百合一样,都是被这块土地塑造的生灵,彼此间又相互塑造着。他似乎对于这样的宿命有着深深的窃喜。他觉得,身为宜兴人,我们要做的,只是像百合一样,让生命的本色照亮人间。

宜兴文学

宜兴文学精选:恩师邵新和

师恩总是难忘。但太熟悉了,反而难写。杨志仲以白描的手法,叙写其恩师邵新和的艺术风范、人格魅力,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皆朴实无华、饱含深情。志仲是个老实人,文笔也较中规中矩。对恩师的景仰和崇敬,皆通过细节来传递铺成。在他的文本里,品德高尚、重义忘利,是师恩化作的一座山,他在向师父致敬的同时,也在向一座山攀登。

宜兴春味

宜兴文学精选:春味无限

隔着如水的流年,春天在久远的期盼中姗姗走入了红尘。早春,少了点成熟,却风情绝艳。不论是摇曳生姿的岸柳,还是悄然绽放的初蕊,都含着几分难以描画的娇嫩。轻风不识愁滋味,吹面似带几分甜。仿佛一夜间,所有的视觉、味觉都苏醒过来,各种鲜香味在记忆中飘溢。

宜兴文学

宜兴文学:马兰花开春又来

自从奶奶走后,马兰花已开过了五个年头。奶奶在世时,每到春天,都会忙着抠马兰,拣马兰,卖马兰。可惜如今马兰花依旧,知与谁同?

宜兴文学:除夕的美味

除夕下午,父亲用早已备好的干柴支起了炉灶,在一口大锅里焖猪肉、大肠。而母亲则在灶边细细地拔去风鸡的小毛,剥去鸡爪上的角质,再用井水清洗数遍,然后在我和妹妹有些按捺不住的眼神中,把鸡放进那口大锅去烹煮。要不了多久,一阵阵鲜润浓烈的香味儿,就从热气氤氲的铁锅里涌流出来,像波浪似的把整个厨房淹没。

范小龙

宜兴文学精选:壶人小龙

范小龙刚做壶时,没想这么多,他就想学个手艺,有口饭吃。村里的人都说,这是个苦命的孩子。三岁时,一次发烧,小龙的腿就站不起来了。爹娘背着他四处求医,医生摇头,对这个叫脊髓灰质炎的病魔一筹莫展。实在没办法了,爹娘就背着他眼泪婆娑地去求神问仙,可神仙也没办法,最后,只能随他生死由命了。

宜兴文学

宜兴文学精选:唱春佬

老徐是我们宜兴的地方文化工作者,他个子不高,身胚不粗,肚子里却装满了老宜兴的传说掌故。我们大家都尊称他爷叔。爷叔无论冬夏,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折扇。打开,白底的扇面上,写着“民主之风”四个大字。这把扇子是他的标志,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摇摇他手上这把纸扇。

宜兴文学

宜兴文学精选:庞余亮散文

庞余亮。男。1967年3月生,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做过教师和记者。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刊发表小说、诗歌300多万字作品。先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载。著有长篇小说《薄荷》《丑孩》、诗集《开始》《比目鱼》、小说集《为小弟请安》《鼎红的小爱情》《出嫁时你哭不哭》,《顽童驯师记》,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等。有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获得过1998年柔刚诗歌年奖,江苏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参加《诗刊》社第18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泰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