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笔走龙蛇写华章——“将军书法家”田金生少将

田金生少将

2018年12月21日,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图书馆一楼展厅,“将星璀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童世平上将来了,海军原副政委徐建中中将来了,上海警备区副政委周夕根少将来了……近50名将军与百余名来自军队和地方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一道,参加宜兴籍少将田金生书画展开幕式。

现场,一身戎装的田将军显示出军人豪迈、威武的特有气质,而展厅内展出的87件(组)大气雄健、笔走龙蛇的书画作品,则显示出他另一番气象。大家闻着它的墨香,品着它的意境,走进了田将军营造的美妙的艺术世界。人们透过一件件书法以及国画、油画作品,不仅享受到艺术的美,更感受到田将军那份坚毅、执着和对艺术超乎寻常的感悟。

“农门”将军

田金生少将
心系家乡

田将军1953年6月出生于我市鲸塘乡高兴村(现徐舍镇盛家村),在四兄妹中排行老大。出身于普通农家的田金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的个人成长乃至艺术学习,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田金生的父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入党,后担任大队书记。因为没上过学,识不了几个字,每次开干部会议,做笔记时就犯了难,常常只能用不多的几个会写的字和一些符号代替,让人摸不着头脑。田将军至今记得,一次父亲在公社开会,把会议的主题“化肥问题”记成了“化肥文李”。文化上的缺陷让其父亲深感读书的重要,所以父亲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异常严格。1969年田金生初中毕业,在当时,每个大队只能有一名学生上高中,因田金生成绩优异,幸运地上了高中。在班上,田金生的成绩总是第一,他回忆道:“那时,物理老师要求学生给自己班里的学生上一堂课,我们班就是我,我自己备课,然后就给同学上课,当时还来了不少老师站在后面观摩。”田金生打趣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如今看来还挺新颖别致。

“父亲不仅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严格,他对自己同样严要求,工作总是跑在前,这种作风对我影响很大。”田将军回忆道,当年因父亲整天忙于村里的工作,只有母亲一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他很小时就跟着母亲帮干农活,八岁那年秋收时割稻子,一不小心左手小指割了个大口子,至今手上还留着一道疤痕。那时母亲忙了农活忙家务,每年只能为四个孩子每人做一双布鞋,平时田金生特别珍惜这双鞋子。记得7岁上小学二年级那年的冬天,一连下了几天雨,第二天早晨又下起了雪,去村校的泥泞道路表面结了冰凌,又铺了层薄雪。田金生没有胶鞋,又舍不得糟蹋布鞋,于是赤着脚踏着冰雪走了一里多路,到学校时双脚已冻得麻木、发红,冰凌还划出几道口子。艰辛的生活,磨练了田金生的意志,培养了他坚毅、刻苦、勤奋的品格,让他受益终生。

田金生少将
看望部队官兵

1972年,田金生应征入伍,在全县召开的新兵欢送大会上,田金生作为唯一一名新兵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郑重地向父老乡亲表态:一定在部队苦练本领,埋头工作,争取更大进步、早日立功,为家乡人民争光!参军第二年,他就入了党,第三年,提了干,此后,他历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处长、南京总医院政治部主任、联勤第十五分部政委、南京军区联勤部政治部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2009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从一名农家子弟到一名共和国将军,其成长历程肯定不平凡,而勤奋踏实、严于自律则是其最为重要的“成功因子”。田金生说:“我在部队的这些年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1999年,田金生离开南京来到位于淮阴的南京军区联勤第十五分部担任政委。2004年春节前夕,田金生在十五分部战备值班,在南京上大学的女儿放寒假,准备到淮阴看望爸爸。田金生的夫人考虑到春节前车票难买、乘车拥挤、女孩子外出也不太安全,就给分部机关打了个电话,询问近日有没有便车到南京,可当田金生闻讯后,当即予以制止。田金生的岳父母生活在徐州,家就在十五分部下属的解放军第97医院附近,可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的两位老人这么多年,从未到该院就过一次诊,享受过一次便利。事后医院的同志听说这都是田政委“关照”的结果,无不对田政委由衷地敬佩。而田金生则说:“我们不能改变大气候,但是我们可以营造一种严格要求自己的小环境。既要干好工作,又要保持自己的干净,这是非常重要的。”平静的语气下,字字句句铿锵有力。

2005年,田金生当了六年政委的联勤十五分部班子,作为勤政廉政的典型,受到南京军区党委和纪委通报表扬。2006年,又受到总政治部、中央军委纪委的联合通报表扬,这在全军师级以上班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苦练不倦

田金生少将
临池不辍

田金生虽非出身于书香门第,但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家乡宜兴,给他以很好的人文熏陶,加上其极好的悟性,田金生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

田金生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他的姑父。姑父写得一手漂亮的行书,当年经常带着年幼的田金生到村里的墙壁上用油漆写毛主席语录。而他从上小学就开始临习颜真卿的楷书,每次看到被老师画满了红圈的写字本,一种成就感就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从此结下书法之缘。后来到了部队,当时部队机关文书传递主要靠手工抄写,出于工作需要,那段日子田金生苦练硬笔书法,一手好字为田金生“争分”不少,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练习书法的热情。

无论田金生对书法多么痴迷,从来没有影响过工作。他在联勤十五分部当政委时,白天忙于工作,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挥毫至深夜。调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后,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任务让他整天忙忙碌碌,特别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上海警备区的安保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下班到家,通常已是深夜,但他仍秉承军人的意志,坚持习字练笔,不到晨曦初露绝不 “收兵”。

田金生认为,成为一名艺术家需具备两点:悟性与毅力。“没有悟性,就算把林散之或王羲之的字临得一模一样也没用,等到了需要自己创作的时候就傻眼了。光有悟性,没有毅力也不行,书法毕竟是门‘技术活’,没有长期的磨炼,是出不了成果的。”正是来自于他父亲、已融入他血液的那股坚毅、刻苦、勤奋的品格,使他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并真正享受到书写带来的快感。每次练习和创作时田金生都极度兴奋,写了一幅又一幅,直到自己满意时才将字挂起来休息。

这次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首次个人书画展,田金生足足筹备了七年。田将军透露,2011年时他便产生了举办个展的念头,并请时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周慧珺老师题写了“田金生将军书画展”的展标,但在筹展期间,他常常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不满意,七年间,他先后两次共撕毁了一百多幅作品。2018年12月21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主席周志高在参观田金生书画展时,感慨地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田将军是七年筹一展,这种艺术创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实在难得。”

师古不泥

田金生少将
书法作品

一路走来,田金生始终临池不辍,从楷隶篆,到行草书,不过他最钟情的还是草书。他认为,草书最能益智,其线条或刚劲或柔美,墨色或深或浅,运筹帷幄间每一笔都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草书最能出彩,笔尖提按之间跌宕起伏,千变万化,意境无穷,在创作中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草书最能怡情,草书在诸字体中最能激荡书法家的情怀,人与笔的交融合一,渗透出激情奔放、潇洒不羁的情感!田金生说,更为重要的是,学习领悟草书艺术已融入自己的人生,它成为增长智慧、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最好途径。

说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田金生笑道:“应该是至今我都未曾见面的艺术导师——林散之先生。”田金生对林散之的作品反复揣摩,从中汲取营养,领悟草书的真谛。到上海后,感叹周慧珺老师的字柔中有刚,气象万千,田金生就在平时临摹与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字的骨力与筋道。日积月累,田金生的个人书写面貌跃然纸上,笔画内迸发出军人慷慨豪迈的气魄,同时在笔走龙蛇间挥洒出文人的烂漫神思和率真性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田金生拜访了海上多位名家,经常捧着自己的习作请周慧珺、韩天衡等老师赐教。“我每次去见周老师,都会把我写的作品拿去给她看看,周老师总是很含蓄地指出不足之处。”周慧珺在他的手卷后作了跋文“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韩天衡先生为他制刻了“惊蛇入草”印。名师的教导与鼓励,为田金生的学书之路增添了动力,让他深深感到成就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一条充满坎坷的漫长道路,既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也需要有创新的意识。

田金生的书法作品,有的酣畅明快,有的质朴旷达,有的逍遥豪放,有的率意超迈,似乎每一根线条,都在他生命的汁液里浸泡过,使人们在其作品中既感受到较为浓郁的古典氛围,又体味到鲜活的个性魅力。

字为心画

田金生少将
弘扬书画艺术

田将军的书法成就不仅仅源于他的兴趣,以及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更与他的军旅生涯、人文情怀密不可分。

田金生除了自己热爱书法艺术之外,也经常调动周围的战友和同事参与到书画文化的事业中来。1994年他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当政治部主任后,就把一些老专家组织起来,每年搞一次书画展,目的是要活跃基层的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官兵的文化修养。

退休后的田金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将军书法事业及社会公益上。在上海市书协的帮助和扶持下,他联合在上海的海、陆、空、武警等部队中的将军们,以及其他书画爱好者,每年举办一次将军书画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把历届书展的作品以及50万元收入分别捐赠给宋庆龄基金会、上海慈善基金会、淞沪抗战纪念馆等部门。

田金生少将
热心公益事业

田金生认为,作为一名书法家,要静下心来,默默扎实自身的基本功;作为一名军人,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尽职的责任,将自己投身于祖国的文化事业中去。将军挥毫斥方遒,军人笔下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书写,更渗透着军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旷达的精神体验。

田将军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草书发展之路》的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传承和发展好中华文明的书法艺术是责无旁贷的。克服名利金钱的功利思想,树立平和的淡泊意识,回归‘字为心画’;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树立自觉的人文修养意识,做到功夫在字外。”

2011年卸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后, 田将军除了参加市政协委员活动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所喜爱的书法创作中,近年来收获颇丰。他的书法作品分别入选了中韩书画名家作品展;第一、二 届“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王铎杯” 全国书画大赛;纪念辛亥革命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全国行草书名家作品邀请展;2012 联合国中国书法精品展以及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百名部长将军书法展;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上海市书协举办的各大展览等等。《书法报》《书法导报》《解放日报》《大公报》等报刊陆续发表了田将军的书法作品以及他谈书法创作的文章。中国当代书法界不乏大家、名家,但田将军能在上述活动中频频入选,足以显示书界对他的认可与肯定。

人物档案

田金生少将

田金生,1953年6月出生于我市鲸塘乡高兴村(现徐舍镇盛家村)。1972年入伍,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原主任、少将,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字书法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