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艺术园地里躬身耕耘——访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志仲

杨志仲

访谈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志仲

采访记者:宜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杜坤强

访谈时间:2019年7月18日

访谈地点:宜兴紫砂工艺厂“中泉居”紫砂工作室

记者:你是一位技艺比较全面的人,既能设计,又能制壶,并擅长书画陶刻。然而,就你的家庭而论,算是书香门第,当初你为什么会选择紫砂这一职业的呢?

杨志仲:星云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我想,一个人做自己最欢喜做的事,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排。在我们丁蜀这个地方,有许多人从事紫砂是因为家庭传承的关系。爷爷、奶奶制壶,父亲、母亲制壶,儿子、女儿也跟着制壶,家传壶艺代代传。我没有这方面的关系,也没有这方面的牵挂。我的父亲是教师,母亲1961年毕业于省宜中,曾当过代课教师、会计等,就连我的哥哥也是教师。可以说,我选择紫砂完全是因为欢喜。我从小就在丁蜀这片陶土上长大,虽然家里没人涉及紫砂,但我的眼睛、耳朵经常接触紫砂,可谓耳濡目染。我谈恋爱时,恋爱对象恰恰从事制壶。因此,一切都像是命运安排,喜欢紫砂的我,找了位从事紫砂的妻子。于是我顺理成章,选择了紫砂。

杨志仲

记者:选择紫砂以来,你一直以一颗虔诚之心在紫砂艺术园地里躬身耕耘。“躬身”二字,意义深刻,你是怎么想的?

杨志仲:既然选择紫砂,就要忠于紫砂,对紫砂这门艺术永远抱着一颗虔诚之心与敬畏之心。步入紫砂之门后,我觉得自己应该“躬身”,一是躬下身子多向紫砂老前辈学习,学习他们执着、严谨、认真的从艺精神,学习他们精湛的制壶陶刻技艺。二是躬着身子老老实实地苦练技艺。书山有路勤为径。无论是制壶还是陶刻,没有捷径可走,苦练才是真正的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躬身”既是一种从艺的姿势,又是一种从艺的态度。

杨志仲

记者:你集设计、制壶、陶刻于一身,这是不是更有利于你创作?

杨志仲:是的。我在确定一个创作主题后,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动手制作,再自己动手陶刻,整个结构安排具有整体性,创作思路具有连贯性。我创作的“东方狮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我特地设计制作了“东方狮壶”。中国地处东方,经过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终于像一头雄狮醒过来了。为了有利于在壶上陶刻字画,我在设计时就将壶的造型设计成柱状形,既沉稳大气,又有中流砥柱之意,而壶身上有较大的块面可供陶刻。壶钮是一头觉醒的狮子,配以龙嘴龙把,增加了“中国元素”。我在壶身的一面刻“闻风云世界、观锦绣中华”,在壶身另一面刻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可以说,“东方狮壶”从设计、制作到陶刻,我通盘考虑,协调一致。

杨志仲

记者:就陶刻而言,你很好地继承和发挥了双刀、单刀、清刻等传统刀法,用刀明快质朴,顿挫起伏,流畅有神韵,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有道是:功夫在诗外。你从事陶刻以来,是否也在“诗外”下了很多功夫?

杨志仲: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曾有“十分功夫”论,即“画画的十分功夫,应该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他提出这个比例,其用意是学画不光是作画,还有画外的功夫。我在陶刻上师从任淦庭的徒弟邵新和,他也曾多次对我说“陶刻的功夫在陶刻之外”,要我在多读书的同时,要多在书画上下功夫。他还说陶刻是在壶上锦上添花,不是画蛇添足,书画的功底一定要扎实。因此,我坚持在创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读书,丰富知识,增加学养。我把书法与画画当作是两门必须修炼的功夫,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会用几个小时练习书画。在书法上,行书、楷书、隶书、篆书等均有涉及;在画画上,以习练创作山水画为主。此外,我还坚持走出去写生,参加书画创作培训等。

杨志仲

记者:躬身耕耘,必有收获。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杨志仲: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壶画同构,即壶有壶的语言,画有画的意境,字有字的精妙。如“浪花如意壶”,壶盖上旋转的浪花形成如意纹路,这一簇浪花做成壶钮,一下子点明了壶的主题。壶身一面陶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面刻绘烟波浩渺的山水美景。“和光同尘壶”在造型上既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壶身为扁圆形,简洁而饱满;提梁两端与壶身的连接处,均有出水功能,巧妙地代替了壶嘴;壶身上陶刻竹,和其光,同其尘,意境深远。“独占鳌头壶”以壶盖上的一只天鹅,独立在像鳌一样的壶身上,点明了独占鳌头之意,并与壶身上描金装饰的“金榜题名”四字相呼应。观此壶,无论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学子,还是艰苦奋斗、事业有成的人士,都会有自己的心得。艺无止境。在紫砂艺术园地里,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我自己给自己所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将一如既往躬身耕耘,不断向紫砂艺术的高峰攀登。

杨志仲

杨志仲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1963年生于宜兴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书画,笔名悟石。上世纪80年代从业紫砂,师从陶刻名家邵新和。2004年考取江苏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专业),2009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工美本科,2013年入清华美院高级研修班进修。

杨志仲

为了提高艺术综合素质,曾参加江苏省陶瓷实训基地全手工成型制壶培训,2015年首届宜兴市书法院进修,2016年首届江苏省陶瓷实训基地国画高研班进修,2017年陶都文学院进修。

多年来集设计、制壶、铭刻于一体,成绩斐然。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四季平安壶”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东方狮壶”获第四届中国(南宁)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大虚扁壶”被淄博中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四季平安壶”被安徽博物馆永久收藏。2011年《信手拈来自有神》入展江苏省第三届刻字艺术展。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