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壶,日本人曾不惜高价购买,顾景舟三年不仿….

说到这把传奇的紫砂壶还得从,清朝嘉庆年间,宜兴蜀山有个名叫杨凤年的小姑娘说起。她非常喜欢种花。她家后院里,种的花卉有上百种,一年四季花开不绝,其中有棵锦葵,开的花朵金灿灿、黄澄澄,很是好看。


清代杨凤年制风卷葵

杨凤年有个哥哥叫杨彭年,做紫砂壶简炼大方,浑朴雅致,精巧玲珑,而且他善于配泥,做出的茶壶色泽古朴,颗粒均匀,古色古香。

这兄妹二人虽是手足,可是“艺不传女”是个老规矩,杨彭年从来不肯把技术教给妹妹,杨凤年不信女人学不会做茶壶,自己开始学本领 !”


清代杨凤年制风卷葵

杨凤年就拿些泥料到花园中,整天捏来捏去学做茶壶。一年、两年、三年,从打泥片学起,慢慢地会做大路货了。只是老照着现成的式样做,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本事。她想:我非要做一把别人没有做过的新式样出来! 可是究竟做什么式样的茶壶呢 ? 她想啊想啊,想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人也瘦了。


汪寅仙制 风卷葵紫砂壶

那年秋天,刮了几天几夜大风,把花园中的花草吹得倒的倒,断的断,散瓣的散瓣。杨凤年独自坐在花园中只顾想自己的心事,天凉了也不晓得添衣服,花倒了也不晓得扶持,就那么痴呆呆地坐在那里。

这个辰光(宜兴话:时间的意思)的杨凤年,头脑里想到什么样的茶壶,眼面前就出现什麽样的茶壶:松段、梅桩、佛手、莲花……可是每一种念头都被她推翻,因为不是被别人做过了,就是做出来自己不满意。杨凤年想着想着,忽然看到面前的一枝花杆上顶着一把茶壶。心里不觉奇怪:这茶壶式样倒没见过,怎会长在花杆上 ?

她把眼睛睁大,定神一看:啊! 这不是一朵锦葵花吗 ? 只见锦葵花在狂风中不停地摇动,被风吹歪了又挺起来,吹歪了又挺起来,花瓣被吹得卷拢来,再卷拢来,但始终不散。再看看四周被摧残的花草,杨凤年不禁赞叹道:“风狂炼精神,好一朵锦葵花! ”她心里霍地一亮,随即决定按狂风中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壶。

她站在那里,围着锦葵花左看右看,看了整整三天三夜,看到睁眼、闭眼不见别的,只见一朵锦葵花的时候,就开始做茶壶。一连做了好几天,茶壶终于做成了。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风卷葵”。


△汪寅仙制《风卷葵》

因为妹妹这把壶的好,杨彭年对杨凤年再也不保密了,兄妹两人在一起做起茶壶来。从此,杨凤年勤学苦练,练好功夫,配合哥哥做壶,成了紫砂陶历史上首位著名的女艺人。

关于它的一波三折

“风卷葵”面世后,好评如潮,许多文人墨客竞相购买。可杨凤年却不愿重复再做,这件紫砂茗壶成了独件珍品,可这件“风卷葵”如同供春壶一样,在苍茫的世事纷争中,隐寂而不知了去向……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丁山白宕一蒋姓人士,在帮大户人家挖老屋墙基时,发现地下埋着一只瓮头,瓮中用细沙填满,发现里面藏着一把完好无损的紫砂壶。他虽不懂紫砂壶,但也看出这件紫砂壶的与众不同,便悄悄带回家中。不久,他找到颇有名气的紫砂收藏家华荫棠,请他过目。华先生经营陶业,以年轻实业家而闻名苏、浙、沪一带。他看到这把紫砂壶后,喜出望外,这不就是100多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风卷葵”吗?他激动不已,当即出高价买下这把壶。


江建祥 风卷葵紫砂壶

“风卷葵”重见天日,本是喜事,可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不仅掠夺资源,更在文化上千方百计抢夺中华国宝。兴沦陷后,日军头目在得知这件紫砂珍宝藏在华家后,几次派人到华先生家中,表示愿出高价购买,华先生坚持不卖。

于是又派兵前去搜抢,他们在华家软硬兼施,翻箱倒柜,就是没有搜到“风卷葵”,华先生早有防范,在日军来之前,就把“风卷葵”送到乡下的阿舅家中,砌在浴锅间的隔墙中,为防国宝被人夺走,自己则远走他乡,避开日军纠缠,总算躲过一劫。


清中期 静泉款风卷葵紫砂壶

当时,华荫棠老先生已年届花甲,他不惧家产被抄,最担心的就是怕“风卷葵”这件国宝被红卫兵当作“四旧”破掉。他想尽一切办法,最后,以“赌一把”的心态,巧妙地把这件稀世珍宝和其他杂物一起,放在靠近路边的外窗台,这“风卷葵”在“红色风暴”中静静地“躲”在窗外,在风雨中总算逃过了这场“浩劫”,又一次得以保存。

1982年,华荫棠老先生为让这件国之瑰宝永久地保存传世,与子女商量后,毅然将它和另一件杨氏“竹段壶”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每当笔者去拜访他,谈及“风卷葵”时,他总是慈祥地笑着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件事。”


倪顺生制绿泥风卷葵紫砂壶

后世仿制《风卷葵》者甚多,在工艺技法、造型气度、精神追求、神韵内涵上,汪寅仙的仿品当属上乘。汪寅仙认为:杨氏《风卷葵》距今人的要求还有值得推敲之处。顾景舟支持汪寅仙,他鼓励汪寅仙把自己对历史传器的认识结合到仿品中,融进自己的艺术追求

“风卷葵”在历经了近二百年的风雨后,它的艺术神韵和沧桑经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百家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