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达&徐建亚《吴冠中先生与我的故乡情缘》(一)

吴冠中

江苏宜兴吴冠中先生的故乡,作为吴老的同乡后辈,我有幸与他老人家结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情缘。吴老在他文章中,无数次提到家乡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和春柳飞燕等美景,在他小时候留下美好记忆。这方面的题材,最终也成了吴老艺术创作的亮点之一。正是由于吴老的故乡之情,才有1981年回宜兴写生的故乡之行,才有我与吴老相识的故乡之缘。

(一)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宜兴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记得1981年春节刚过,我收到一封北京来的信,吴老在信中表示:计划来故乡宜兴写生一个月,“想表现童年最亲切的故乡情调”,需要一位热心的美术工作者协助,并强调:为了要全力投入工作,请勿将此消息传开,可待写生结束时邀请大家相聚交流。我虽未见过吴老,但知道他的大名,立即兴奋地回信表示欢迎,文化馆领导也做了安排。不久又收到吴老第二封来信,敲定了来宜兴的准确时间。3月17日下午,我按约到车站出口处迎接吴老,班车上的旅客几乎都出站了,仍不见有画家模样之人,正在纳闷时,一位衣着简朴、中等身材、体瘦脸黑、一副老农模样的扛着一捆东西出现在眼前.要不是那人腰间背着油画箱,我根本不信那就是知名的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吴冠中.吴老见我上前相迎,就笑着问我:”你是小吴吧?” 我赶紧接过他肩上的行礼,其余是十余块写生用的画板.我顿时明白”海风和阳光在他的脸上”.吴老瘦劲的身躯、黝黑的脸色,定是他长期在野外写生时饱经风霜所致。

我将吴老安排在县招待所住下,并为他买好了食堂饭票.这种简单化的做法,符合了吴老心中所言”喜欢简朴生活”的要求,他很满意.吴老嘱咐我:他多次想回宜兴,但都没能成行,这次用一个月时间回故乡写生,实属不易.为了不打乱写生计划,既不接受任何宴请,也不动用公车外出.就这样,吴老静悄悄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开始了触摸故土、追忆痛心的真情体验。

当时宜兴报社征得吴老同意,进行跟踪采访,及全程报导.因此由我和报社记者小俞,美编小徐共同陪伴吴老.我们扛着画具访山村、寻古镇、下滆湖、回故居……几乎走遍了宜兴。县招待所旁边的老墙,吴教授都很感兴趣。我们途中有时乘公交车,有时步行,还坐过手扶拖拉机和农船。由于早出晚归,我们常在乡镇的小餐馆用餐。正常情况下,吴老每天能画一幅油画或数幅钢笔速写。后来画板不够用了,他就将几幅吧很满意的的作品用刮刀刮掉重画,我得知,立即赶制出数块画板供其使用。现在想来那几幅刮掉的画却都是国宝啊。吴老作画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画好后向我们讲解对新作的感受。在行路觅景时,边走边聊天,即兴的话题虽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与艺术相关。总之,在与吴老朝暮相伴的日子里,我真切的领略的一位大师出众的绘画能力、憾人的从艺精神和超凡的人格力量。

有一次我陪吴老去归经镇画古桥。他站着从早上八时一直画到中午十二时,我已很饿了,也担心吴老饿坏身子,就轻声提醒该吃午饭了,他只说了句你先去吃罢,就继续画,于是我先吃了点东西,然后捎上一些干点心给吴老充饥,想不到吴老还不肯吃。结果一直到下午三时才画好,收拾完画具,才吃了一个馒头,并解释说:“凭以前的体验,写生时连续画十几个小时吧吃都没关系,如果中途吃了东西,哪怕喝些水,胃里都不舒服,估计作画时胃停止工作,故不觉饿,现在胃还没有完全苏醒,一次还不能多吃。”我这才意识到,中午打扰吴老是多么不应该。

吴老在大自然中捕捉美的能力,提升作品思想内涵的本领,确实使人叹服,有一天在太华山区写生,走了很久时间山路,还光脚渡过溪流,一直没有找到理想景色,吴老见我有些失望就说:“景色不能打动你,就不要去画,宁可白跑一天”。正走着,他突然停步并倒退几米,对路旁一片杂树林端详了一会儿,决定在此作一幅画。其实我看那景色很普通,一湾不显眼的溪水在数颗树间穿过。约三个多小时,作品完成了,画面主体竟然是几株老树的根干,姿态各异地立在溪水旁,有一种静穆感,很雅致。吴老边收画边谈创作体会。刚才路经此地,现是数根黑色树干的垂直线和一条白色溪流的曲线构成形式美感引起他注意,他回头审视时,又感觉到那几株倔强而又古朴的老树,恰似这深山中终年劳作的山农。吴老指着画中的树干说:“这几根树干的身段,就像我家乡父辈的形象”。我再看那画,顿时画的分量加重了,在我心目中那已不是一幅风景画了,而是吴老带着怀乡真情所作的一幅“人物”群像写生了。吴老常会将常人视而不见的景物,转化成佳作并赋予人性化的内涵。他把宜兴城内一堵百余年的残墙搬上画面,题名为《老墙》。并讲:“面对那墙,真有些激动,墙里面似乎写满了、画满了家乡父辈,甚至祖辈的身影,我是将其视作记载家乡历史的纪念碑来画的”。

他曾打比喻解答我提出如何发现美的、表现美的问题,吴老说:“我就像个老猎人,终年在深山里讨生活,练就了一套独特的本领,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猎物。”又教导我说:“作为一个画家,不敢到自然中去,是胆量不够;身在大自然发现不了美,是眼光不够;发现美而表现不出来,是力量不够”。这番话后来成了我学画的座右铭,终身受用。

吴老在宜兴写生期间,从未赴宴作客。唯一的一次是在我家吃了一碗百合汤。写生将近结束时,有一天吃过晚饭,我把吴老家中,捧出一摞我的书画,可能我是家乡后辈的缘故吧,吴老饶有兴趣地边看边议,鼓励我要继续画下去。我乘便叫妻子烧了一碗百合汤给吴老当夜宵,他得知是家乡土产百合后才肯受用,吃完后表示,几十年没有吃到家乡的百合了,吃的很开心,我见吴老高兴,就提出请他为我的画室起个斋名。吴老赐名“破土斋”,并注明“总之要破土”。

吴老三十天中画了十余幅油画和速写,有名的《静港》、《老墙》就出自这次写生。为了答谢家乡的接待和配合,在记者小俞家中搞了一次笔会,半天画了七幅水墨小品,其中最大的一幅《故乡忆》约三平尺,赠给文化馆,其余六幅都写上了款,分别给相关人员作纪念,又在文化馆搞了一次讲座,同时将所画作品一并作了展示。讲座内容主要是他的艺术观点,因当时中国画坛还没有摆脱“文革”的束缚,他的许多观点语出惊人。如“美盲问题”、“抽象美问题”和“创新问题”等。这些观点都是当时和后来画坛讨论的热点。由此足见吴老艺术观点的前瞻性。

我很清除地记得吴老临走前不久,很认真地对我说的一番话:小吴,我奋斗数十年,一直孤独地走自己的路,现在国内对我的油画还不能充分的认识,但我的画最终能被国际画坛认可,有一席之地,我自信能在画史上留下一个指甲印”。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