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亨|一壶千金 亦不可得

鼓,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打击乐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在古代战场上,士兵听到它的声音,就会闻鼓而进、一往无前;在喜庆集会中,人们听到它的声音,总是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可以说,“鼓”

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进现代的文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件文物,在它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鼓”的影子。体会到“鼓”的精神。而其作者,他的作品更有“一壶千金 亦不可得”之美誉,他就是继时大彬、陈鸣远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邵大亨。


宜兴陶瓷博物馆 张雪琰

邵大亨,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制壶一代宗匠,他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成年后技艺超群。清·高熙《茗壶说》记载: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改盛清阶段宫廷化的繁缛靡弱之,重新强化了砂艺质朴典雅的表现形式,其作品以光素器型见长,以浑朴气势取胜,从艺者观之赏之,如醍醐灌顶,沁人心目藏,玩者得之爱之,珍于拱璧,不忍释手。

当代已故壶艺泰斗顾景舟对邵大亨推崇备至,他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说:经我数十年的揣摩,觉得他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炼、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之慨。


南京师范大学陶艺系主任 高英姿

首先是由我们的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他在很多地方以及自己学艺的回顾当中,都把邵大亨当做自己膜拜的一个偶像,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对邵大亨的作品非常欣赏与喜爱,然后在学艺生涯当中,他对邵大亨作品的研究细化到了工艺的每一步,我们知道顾景舟先生,他主编了一本书叫《宜兴紫砂珍赏》,这本书当中就写出了自己的心声:邵大亨的作品端庄、严谨,泥色滋润,工艺、技艺到达了顶峰。

邵大亨,人如其名,大气豪迈,不仅技艺出众、备受推崇,而且他性格孤傲,不求名利富贵,兴之所至,率性而为,他不谀权贵,秉性刚烈,清介耿直,他不屑钱财,非值困乏之时,一壶许之千金亦不可得。

宜兴陶瓷博物馆  张雪琰

据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中记载:“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叫暴也。”这一记载体现了邵大亨对待权贵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而对待劳苦大众,邵大亨却有着偿壶救命的侠义情怀。

相传,从前有一个大户人家绞尽脑汁,终于求得一款“大亨壶”,他将此壶视若珍宝无比珍惜,一年中秋,他坐船赏月,真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此等美景下,他兴致大发,让丫鬟取出自己珍藏的大亨壶,准备好茶配好壶,不想在取壶之时,由于船只颠簸,丫鬟不小心把大亨壶,摔得粉碎,大户人家大怒,唤来家丁将丫鬟吊了起来,重重鞭笞,此事让邵大亨知晓缘由后,立刻用竹篮装上三把大亨壶,送到这个大户人家的面前,劝他宽恕那个丫鬟,并让他在这三把壶里挑选一把送他,大户人家上前一看,这三把壶比之前自己所得的那把大亨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于是,赶紧放了那丫鬟,从中挑选了一把,并对邵大亨说:“你把这些壶都留下,你要多少钱都给你。”邵大亨一听,当场就把余下的壶全都砸了,大户人家很是惊讶,邵大亨道:“如果这些壶落到你们手里,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我宁可砸碎也不能害人!”

或许是因为邵大亨秉性所在;或许是因为邵大亨壮年辞世;或许是因为邵大亨生活在清朝中期的动荡年代;或许是因为邵大亨“每游览竟日或卧逾时,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否则终日无所作”的个性使然,他的传世作品寥寥,但无不精美绝伦,堪称经典之作,就像珍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龙头八卦一捆竹壶,就像珍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的这仿鼓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  张雪琰

仿鼓壶,它壶身扁圆,上下收敛,中间鼓起,骨肉亭匀,是邵大亨仿照鼓型而作,其壶钮像是手中敲打的鼓锤,高起的盖面和肩部,像是鼓锤敲下时鼓面震动的波形,整器饱满而不显臃肿,灵动而不失丰腴,仿佛气沉丹田,力蕴十足,亟待蓬勃而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陈国良

邵大亨,应该是紫砂界的一个名家,他是继陈鸣远以后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是讲究一个气势,还有一个古朴浑厚,他的作品的就是有很多独到之处,像这把仿鼓壶,它是应该在他的壶的当中,它的比例,还有泥料选择都比较好,它的造型,相对协调,整个壶我的认为它是比较经典的,因为紫砂有些经典传承下来,像邵大亨他有好几款,都是现代人都学习模仿的一个造型,他在我们紫砂的宝库里,大家真的视为他是珍品,他的鱼化龙壶,他的龙头(八卦)一捆竹壶,他的掇只壶还有他的仿鼓壶都是很经典的,到现在,大家都是以他的(壶)为范本。

宜兴陶瓷博物馆  张雪琰

仿鼓壶作为一款经典的、实用性非常强的紫砂壶型,它的口沿与盖沿衔接自然,形成两个线圈,对简洁的壶型起到了装饰作用,增强了它的形式之美,弯曲圆把挂一耳垂,又多了一份灵动之美,增加了节奏韵律之感。从这把仿鼓壶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邵大亨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区别于陈曼生将诗词、书法、篆刻施于壶身的装饰手法,在他的作品中,不刻一句铭、一首诗、一幅画,而是用紫砂壶本体的艺术语言,以壶尽意的艺术品味,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意蕴气象。

南京师范大学陶艺系主任  高英姿

可能考证下来,他生活的年代,恰逢是太平天国的乱世晚年,所以他遭遇了很多不幸,但是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呈现的是美好和圆满,我觉得这恰恰是紫砂艺人更值得尊敬的地方。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陈国良

整个来说,对邵大亨的茶壶,它的流传下来,传世是不多的,但是作为我们后人,怎样去评价他,要好好地研究,共同探讨发扬光大。

时光如鸟,一只一只地从我们的窗口飞过,虽然我们不能用目光,来定格它们翱翔蓝天的身影,但是我们可以从它们散落的羽毛中,来寻访它们展翅高飞的踪迹,正如仿鼓壶,在数百年的岁月中,经过邵大亨、邵友廷、程寿珍 、顾景舟等无数名家锤炼,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有的温润如玉;有的清新典雅;有的朴实敦厚……

一代代紫砂艺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不变的是它击鼓而歌的奋发精神。

仿鼓壶,它承载着紫砂技艺传承发展的时光痕迹,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变迁,它踩着鼓点,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也将和着鼓声,向着更加遥远的未来走去。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频道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