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望万里征程 越关山险阻——访我国玻璃钢研究事业开拓者何宇声

【引  言】

风力发电机,东风导弹,“神舟”上天、“嫦娥”探月……它们的成功,离不开玻璃钢材料的应用。而从宜兴走出去的玻璃钢专家何宇声,便是我国第一代投身玻璃钢研究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在无设备、无技术、无资料的情况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块玻璃钢在何宇声他们的科研小组手中诞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应用了他们研发的玻璃钢材料……

很少有人知道,何宇声在上大学时便因病切除了一只肾,他是科学探索旅程中无所畏惧的“独肾”侠者。他的斋号为“望程斋”,写了厚厚的几大本“望程日记”,详细记录了他与他的科研团队不畏浮云遮望眼,跨越关山险阻,走过万里征程的点点滴滴。

他在隆隆炮声中学习成长,磨难坚定了他报效祖国之心

去北京采访何宇声教授,是在8月初的一个高温天。尽管我们百般劝阻,这位79岁高龄的老人执意要到他家小区门口接我们,他说:“家乡人来了,我很高兴。”这句话,那一天,他说了无数遍。

何宇声出生在江苏镇江,5岁前也长在镇江。但他从心底里认定自己是宜兴人,他说,是宜兴的水土养育了他,成就了他,宜兴是他永远的故乡。

记忆的长卷缓缓打开,在最初的源头,是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战争的硝烟将年仅5岁的何宇声与江南宜兴联结在了一起,确切地说是宜兴庇护了他们一家。

何宇声回忆道:抗日战争爆发时,在上海行医的父亲,为避日军侵略,躲到了竹茂林深的宜兴张渚,不久,便被日军抓捕入狱。他的父亲最终挖了条地道逃出生天。兵荒马乱,他的父亲又是孑然一身,热情朴实的张渚人接纳了他,帮助他在张渚安家,之后他的家人也逐渐搬到宜兴。何宇声至今记得,5岁那年,他的奶奶带着他和他母亲,小心翼翼穿过日军哨岗,踉踉跄跄地走在从镇江到宜兴的路上,他们甚至晚上都要赶路,不敢休息,沿途一点点动静就吓得面无血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张渚。

何宇声1942年开始在张渚上学。他记得,小学二年级的一天,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和扫荡,张渚镇上的男女老少,能逃的都逃了,实在逃不了的,抱着必死的心留了下来。何宇声已经怀孕的母亲走不了,就躲进了灶膛里,吃住都在灶间,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逃难路上的何宇声同样也是心惊胆战,母亲在家不知生死,父亲也在逃难中失散,他麻木地跟着人群跑,也不知道是跑向何方。

在鲸塘水西村,何宇声意外找到了同样逃难至此的伯父一家,他们借住在一户人家。不想,刚进村,搜捕新四军战士的日军也到了鲸塘。半夜,何宇声和堂兄推开大门出去看情况,准备趁夜继续逃难,就见两个日本兵站在大门口,举起刺刀正向他们刺来,幸好用手电筒一照,发现是两个小孩,这才没有下手。

风声一过,他们回到张渚。何宇声回忆道:“回来没多久,就听到了张渚小学复课的消息,我又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上学并不安全,战争和死亡,每时每刻都悬在他们心上——日军的飞机时常在上空盘旋,恐怖的爆炸声、枪声经常在耳边响起,大扫荡的消息也时有传来。

何宇声从小就很内向,体弱多病,却不胆小,从没因为害怕而放弃上学。看到有飞机来了,他就和同学、师长躲进防空洞;听到没动静了就出来,如果学校还在,他们收拾收拾继续上课。为了安全,他们换着地方学习,从防空洞、祠堂、戏馆,到寺庙……“我小学六年,学校就换址换了9回!”

战火中的磨难,民族的苦难命运,让少年何宇声迅速地成长起来。他变得更加坚韧勇敢,他很早就懂得: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报效祖国。

他从一穷二白开始研究玻璃钢,这是他“从一而终”的事业

1958年,何宇声从同济大学毕业的第二年,被分配从事军工新材料的研究,具体讲是搞火箭导弹新型材料的研究,这种材料必须能耐两三千摄氏度的高温。当时,他彻底茫然了——这样的高温,恐怕连大多数金属都难以承受吧?那时,中国还没有玻璃钢,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终生与此结缘。

何宇声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国家建材部赖际发部长从苏联参观考察归国,带回几块长10厘米左右、薄厚不一的“不明物品”。领导跟他们说:“你们就研究这个!”可“这个”到底是什么呢?和他同样茫然的,还有同组的文和阳、涂序梅、饶芳甫、方尚华、万进书、詹惠珍。

“苏联老大哥”虽然给了样品,可东西怎么做却一丝儿也不肯透露。除了知道“这个”原材料主要是用玻璃纤维做的,其余一无所知。七人小组就这样开始,在无设备、无技术、无资料的“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了玻璃钢研究。

1957年,玻璃纤维已经在我国研制成功,但如何把玻璃纤维制成板,谁也不清楚。刚开始,他们就像絮棉被一样,把玻璃纤维絮成片状,但片状的玻璃纤维软绵绵的。后来,他们联想起煮汤用的淀粉,淀粉加水,勾成“芡”,似乎与这有共通之处。于是用“喷敌敌畏的喷雾器”喷在玻璃纤维片,再烘干或者摊在太阳底下晒干。接下来,再把玻璃纤维片用树脂浸泡,继续烘晒,最后几片几片叠起来,放在压机里加热加压制成板状!

可这样的产品一点也不牢靠,很多人讥笑说这是“一脚踹”,一脚就能弄坏。七人小组却不沮丧,他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工艺,研究热压技术,经过无数次失败,中国第一块自主研发的玻璃钢诞生了。他把这块玻璃钢的部分样品珍藏了整整50年,并在2008年捐赠给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几十年过去,何宇声已经淡忘了当年的艰难。但后来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单素英说,那时候制作玻璃钢的技术不完善,设备很简陋,而且因为溶解树脂的溶剂很多都具有挥发性,所以在烘干玻璃钢时,三天两头会着火、爆炸。在她的提醒下,何宇声才恍然想起,当年的确有这样的事情。“爆炸过很多回,制作第一块玻璃钢的时候,烘箱都炸毁过两个。”他们都不怎么当回事,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收获:“爆炸了、起火了,我们就知道了,下一回烘玻璃钢必须降低温度、缩短时间……”

上世纪60年代初,何宇声等人成功地将玻璃钢复合材料应用于耐超高温烧蚀防热结构上,并成功地将之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

在此基础上,何宇声又开始了东风三号火箭导弹头部大面积烧蚀防热部件的研究。这必须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使玻璃胶布带按照高密度、等距离、严排列的要求,在火箭锥体部件上等速旋转成型。没有设备,他和伙伴自己研制了一台布带缠绕机,土得被人称为“黄瓜架”。可缠绕机的转速、缠绕的疏密……他们都没有经验。快了就慢,慢了就快,密了就疏,疏了就密,他们一点点调整,一点点地“磨合”……白天试,晚上试,不厌其烦。

从无到有的创造就是这样,在无数次失败中摸索道路克难前行。

何宇声,自号“一贤人”,晚年改号“一贤老人”,这个号里除了自我勉励外,还暗藏“玄机”:贤的繁体为“賢”,看起来就像是“腎(肾)”下加“一”“人”——早在大学时代,何宇声就得过肾结石,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不得不切除了一只肾脏。切除肾脏后平时必须多喝水多排尿,以免造成另外一只肾脏的负担。但何宇声一忙就啥也顾不上了。久而久之,另一只肾脏也出了问题,造成腰部剧烈疼痛。吃了几天药不痛了,他就照样工作、学习,经常到晚上十二点多才下班休息,以致频频发病。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可饿着肚子的何宇声照样加班加点,饿得受不了了,就冲点酱油汤喝,最后喝得全身浮肿,住进了医院。“当时,搞玻璃钢属于国防尖端任务,重任千钧。可我是‘门外汉’缺乏知识啊,只能想方设法补课,争取时间自学、听课,除了学习就是工作,我没有时间想别的。”

他心心念念只有一句话:玻璃钢是个好东西,国家需要它。

几十年过后,玻璃钢七人研究小组发展成偌大的集科研、设计、生产及教育于一体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体系。从东风导弹、歼十飞机、神舟火箭到汽车、船舶,从风力发电机到家居用的遮阳棚,从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到浴缸,甚至是标枪、单双杠、网球拍……到处可见玻璃钢的身影。而最初的七人小组却在1964年解散,而今只有何宇声一直坚守在研究玻璃钢的科学前沿。

1983年,他组建了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任第一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此后,他又加入四通集团组建了新型材料公司,从事玻璃钢民用产品的开发。上世纪90年代,他还自己组建了“北京望程复合材料研究所”,但因为资金匮乏,未能坚持下去。

尽管后期发展中未能形成气候,何宇声依旧致力在玻璃钢方面著书立论。2005年,71周岁的何宇声出版了一本《复合材料(玻璃钢)与工业设计》和多篇论文。现在,他仍在为新书《思维方法与技术创新——论美学观、艺术观及科研方法的设计理念》收集资料。

他妻子郭军说:“我下班回来通常都晚上八九点了,他还在书房看书、研究。”

宜兴培养了他的艺术素养,他把艺术和玻璃钢结合起来

宜兴,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很多从宜兴走出去的科学家,对艺术尤其是书画,颇有研究。何宇声也是如此。何宇声家里,有“四多”——书多、书画多、玻璃钢(制品)多、宜兴的东西多。

书画,是何宇声多年的爱好。按他妻子郭军的说法是:“只要我一不注意,他就在墙上钉了钉子(用来挂书画作品)。”家里最宽敞的地方是何宇声设计建造的阳光房,就是专门用来写字画画的地方;五斗柜里、室内墙壁上、电视机旁的大瓷缸里……到处都挂着、放着书画,连厨房门上方都挂着“望程斋”三个大字。

“在宜兴,学书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9岁起就自学书法,天天拿着毛笔练,行、草、隶、篆、楷,五体不拘;绘画,也是自己琢磨,国画、素描、钢笔画、油画等都略有涉猎。久而久之,倒真的让他在书画方面有点了成绩。

何宇声作为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主张将美学、艺术及工业设计的理念运用于复合材料(玻璃钢)的设计,他非常敏锐地指出,这是玻璃钢复合材料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点。

他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作了尝试。第一次把玻璃钢和艺术结合起来,是在1962年。当时,玻璃布已研究成功。他看着洁白而泛着光泽的玻璃布,心想:这是多好的画布啊!他就拿了几小块,画起了油画,非常成功。此后,他还试着用玻璃钢做了匾额、佛像,甚至在玻璃钢材料上篆刻……在他家里,到处都“暗藏”着他和他的学生们的玻璃钢艺术作品——折射着古铜色泽的“艰苦的岁月”塑像,一只手可以拎起的“巨石”,几十年不褪色的书画作品……

妻子郭军说,她当初“看上”何宇声,原因之一就是何宇声是当时玻璃钢行业出了名的“江南才子”。而何宇声送她的定情信物,也非常具有宜兴特色——四件迷你紫砂壶坠子。客厅里的瓷蟹篓也是何宇声多年的珍藏;何宇声带她回宜兴探亲,跑了几十家店买了四幅陶瓷画作,千里迢迢带回了北京;而用紫砂泥制作菱角、花生、荸荠、核桃等小摆件是他们家馈赠好友的礼物。

他还时时关注着宜兴的发展、变化,书柜里摆放着不少《宜兴市志》之类来自家乡的书籍。喜欢剪报的何宇声,还专门弄了本本子,把家乡寄过去的《宜兴日报》,整理出了一本《宜兴人文杂谈》。而笔者与何宇声见面之始,他就问:“你们是搭高铁过来的吧?宜兴通了高铁,以后我回宜兴就方便了。”

他的妻子说,何宇声的骨子里,就是个宜兴人。

来源: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