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声音世界寻大美——记著名影视声音制作人沈剑勤

每当我们走进放映厅观赏电影时,那极具穿透力、感染力的电影声效,总能让人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声音艺术的魅力。而这一观影效果的实现,是因为现在的电影采用了全景声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看的电影还都是单声道,不论是声音艺术上的表现力还是制作质量,都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而从当初的单声道到环绕立体声、数字环绕立体声,直至现在的全景声,我国电影声音制作技术已经历数次提档升级。而这一次次“脱胎换骨”式的进步背后,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的不懈努力,他,就是宜兴籍著名影视声音制作人沈剑勤。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拍摄现场录音

能成为一名“电影人”,这是沈剑勤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

1983年,沈剑勤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对北方生活有着深深“恐惧感”的沈剑勤,当时唯一的愿望是能留在南方工作。可怕啥来啥,他竟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工作,从此成为一名整天与电影打交道的人。

1964年1月,沈剑勤出生在我市张泽镇(现丁蜀镇)港西村。12岁那年,母亲不慎摔了一跤,头部严重摔伤,不幸离世。这一变故,顿使全家陷入了困境。当时沈剑勤还有两个弟弟,小弟只有4岁。而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整天为了集体的事忙得脚不落地,实在没多少精力顾得上家。无奈,家庭的重担不得不落在了沈剑勤稚嫩的肩膀上,当时正在施荡中学读初中的他,要照料弟弟们的生活,洗全家人的衣服;每天天蒙蒙亮便要起床,淘米、洗菜、生火,把全家人一天的早饭、午饭做好,然后匆匆忙忙的吃一口“急火饭”,再步行20多分钟,赶到二三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生活虽然异常艰难,但沈剑勤仍心怀一份快乐,而这份快乐是读书带给他的。沈剑勤聪慧加上用功,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比较优秀。初中时,他尤其喜欢上班主任许新清老师的数学课,所以他的数学成绩始终在全班数一数二。在张泽中学读高中时,化学老师徐伯庆老师“欣赏式”的教学,不仅让他的化学成绩名列前茅,更像一缕阳光抚慰着他幼小而苦楚的心。1979年高考,化学卷被人戏称为“地狱式试卷”,而沈剑勤仍获得高分。这一年,他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被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录取。

1983年8月,带着几分无奈,沈剑勤去北影厂报到。从无锡站挤上了读大学前从未看到过的火车,在闷罐似的绿皮车厢内,他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直到济南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座位。

一个理工男怎么从事电影工作呢?北影厂领导看他学的是自动控制专业,便“人尽其才”地将沈剑勤安排到录音车间,从事电影声音制作的技术工作,因为全厂只有这里需要用到电子设备。

从未接触过电影制作、学习过电影知识的沈剑勤,骨子里始终有一股不气馁、不服输的志气。为使自己尽快熟悉电影制作,尤其是录音专业知识,他去书店买来《电影工艺》《录音技术》等专业书,一部一部地啃起来。其中不少书刊为外文版。因为沈剑勤高考时,英语为非必考科目,上中学时基本上没怎么学,读大学时,英语也学得比较有限,所以阅读这些书刊相当吃力。为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沈剑勤专门订了一份《中国日报》,每天坚持读报,遇到不识的单词便查《英汉词典》,一些单词即使再难,连查七八次,也就牢牢记住了。多年后,他笑着说:“这是我独创的学英语的一条捷径。”从此之后,沈剑勤的英语能力越来越强,他不仅能自如地阅读英文版各类图书,还在北影厂的对外交往中担任翻译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出色完成了翻译任务。

1988年8月,沈剑勤获得原联邦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的奖学金,赴德国巴伐利亚电影制片厂、阿莱电影制片厂和德国电视一台等机构学习影视声音制作。出国之前,沈剑勤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半年德语,他依然凭着一股拼劲,很快过了“德语关”,这为他在德国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平常,沈剑勤在与女儿聊起人生经历及其感受时,他总会对女儿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所有的成功,始终是经历磨难、付出努力后才得来的。”

“改善观众观影体验,是我的追求。”


与著名导演谢晋合影

在北影厂,沈剑勤先后在技术处、录剪部工作,之后,他凭借个人实力,担任了北影厂录剪部总工程师。

刚进北影厂那几年,沈剑勤一直住北影招待所,房间内有三张床,张丰毅等众多演员先后成为他的室友,但他们一般只住上十天半月,待影片拍好后就离开了。室友似流水,而沈剑勤一住就是3年。其间,大家聊天时自然少不了谈电影,随着和他们交流的加深,沈剑勤加快了对电影的认识,他意识到,电影是声画艺术,声音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我国电影整体的制作水平,必须紧盯国际先进技术,千方百计提高我国影视剧的录音剪辑技术。

“要改善观众的观影体验!”沈剑勤默默地下了决心。

电影从开始时的黑白默片,到有声片、彩色有声片、立体声片、环绕数字声片,直到现在的数码放影、全景声片。随着制作和放映技术的不断进步,观众的观影效果越来越好。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电影尚未进入“立体声时代”,首先要将声音录制到35mm的磁片上,然后通过手摇套片机进行声画合成,这样的声音录制编辑过程全部是单声道的,声音质量也相对较低。1984年3月,北影厂在国内制片厂中,率先启动杜比模拟立体声技术的引进工程。沈剑勤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工作之中。他作为中方技术方面的主要参与者兼翻译,从引进模式、引进费用,到相关设备的进口,全程参与了与外方的谈判。为尽量提高引进项目的性价比,沈剑勤和同事们不畏艰难,与外方“斗智斗勇”,经过多个回合,终于以较低价格成功引进了杜比模拟立体声技术。然后配合立体声制作技术,前后耗时两年时间,对前期录音、后期对白以及动效、转录、音乐、混合录音、转光、剪辑等工艺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紧接着,沈剑勤又负责将该项技术向国内各电影制片厂做推广。

1986年,北影厂成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国产杜比立体声电影《山林中头一个女人》,沈剑勤参与了该片的后期声音制作工作。自此,我国的国产影片从原来的单声道进入到了环绕立体声时代。可仅有环绕立体声影片,没有能放杜比立体声的电影院,要改善观众观影体验仍是一句空话。沈剑勤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影院放映设备的改造和培训推广工作之中,足迹遍及我国的主要大中城市,这才有了后来我国立体声电影和影院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沈剑勤又参与和负责了Dolby数字立体声技术、数字音视频工作站等项目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工作,并负责对原有的电影工艺进行了必要改进。他还作为项目负责人,圆满完成了对北影两个混录棚的工艺设计、设备引进及安装调试等工作,使我国电影制作技术,尤其是声音制作技术一连上了几个台阶。沈剑勤因此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电影声音技术和影院技术改造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在声音世界里寻求大美。”


在美国为影片采录声音

天地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粗犷,有的婉转;有的嘹亮,有的低沉;有的嘈杂,有的轻柔……但在沈剑勤看来,所有声音都是美好的,只要其出现在合适的地方、协调的环境中。对于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言,除了画面就是声音,为影片配上准确、协调、完美的对白、音乐和场景音,对影视剧的成功至关重要。“我的工作就是在声音世界里,为影视剧寻求并配上大美之音。” 沈剑勤说。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半生缘》《手机》《天下无贼》《港囧》……电视剧《大宅门》《天下粮仓》《大宋提刑官》《上书房》……由沈剑勤担任录音或混录工作的影视作品,名单好长好长,其中《霸王别姬》《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多部片子,分别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国际大奖,以及金鸡、百花奖。

在电影的世界里,声音工作者永远是“幕后英雄”, 但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为做好每一部电影的声音,使其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沈剑勤常常身背采录设备或行走于大漠荒原,或奔波于繁华街市。他更多的时候,则是忙碌在拍摄现场,或苦战在混录机房。

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等特色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其京味浓郁、苍凉悠扬的音乐更是给人印象深刻。在该片制作期间,沈剑勤一有时间就和导演郭宝昌聊创作该剧的经历和幕后故事,对该剧的历史背景、人物命运等有了深刻的认识,由此,他对如何利用好作曲家赵季平为该剧创作的音乐素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沈剑勤采用电影风格处理该剧音乐,随着剧情的变化,符合背景时代气息的音乐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使得主题更加突出,故事更富感染力。

2014年,中央新影集团以1979年邓小平的9天访美之旅为主要内容,承制了文献纪录片《旋风九日》。影片导演傅红星特邀沈剑勤为影片的录音师。20天内,摄制组奔波于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西雅图等地,采访了与当年邓小平访美有关的近百位当事人,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前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前政要。沈剑勤说,能有机会亲耳聆听中美关系奠基人讲述当时跌宕起伏的历史,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他为采录到逼真的声音,身背设备,不辞辛劳奔波在华盛顿街头、农场、飞机制造厂等地。《旋风九日》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特别是当时亲历者的同期声再现,使得该影片更加逼真,影片的音效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好评。

“魂牵梦绕是故乡。”


情系故土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千里总思源。尽管已在北京工作生活了36年,可沈剑勤仍戏称自己是一名“京漂”。他至今仍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吃不了馒头、窝窝头,仍喜欢吃南方菜尤其是家乡菜;他平时看电视,总喜欢看江苏卫视的节目;平时浏览微信,只要是关于家乡宜兴的内容,他会眼睛一亮……他说,家乡留给自己的烙印太深太深了。

清澈的施荡河、葱茏的蜀山、幽深古南街,以及高考体检时才第一次踏进的宜城……故乡的一幅幅画面时常会出现在沈剑勤的梦境里。11月12日上午9点半,我们《天南地北宜兴人》采访组如约赶到北京电影学院,或许因为我们来自家乡,沈剑勤早早就候在学院门口等我们。一见面,一向行事低调的他一再说:“和许多宜兴老乡相比,我在事业上的成就微不足道。唯一可说的是,家乡情结特别深。”

这么多年来,沈剑勤已先后在20多个国家学习或工作过,每次长则一年左右,短则一二十天。“可比较下来,我发现还是我们家乡宜兴美!” 沈剑勤说。

尽管父母亲已经离开自己多年,可沈剑勤每年还会抽空回家乡看看,以一慰自己的思乡之情。他对家乡建设尤为关心,他建议家乡要进一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要规范紫砂行业行为。沈剑勤告诉我们,他有几位亲友在从事紫砂行业,大家对行业内代工等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他说,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协会,要通过不懈努力,加强行业管理,要积极引导广大陶艺人员树立对整个行业负责、对整个宜兴负责的意识,自觉抵制行业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他说,只有行业规范了,“宜兴紫砂”这张城市名片才能越来越亮。

人物档案

沈剑勤,1964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原张泽镇)港西村 。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后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先后在技术处、录剪部工作,曾担任录剪部总工程师,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财政部专家库成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电影制作和影院技术改造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作为国内顶级的影视声音制作人,他和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冯小刚、张黎等众多知名导演合作,为《一个都不能少》《港囧》《团圆》《天下无贼》等上百部电影和电视剧担任录音或混录工作。1987年,其“微机字幕动画合成控制系统”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进步奖。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