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阶层的友谊,改变了紫砂壶的进程!

1796年,清仁宗嘉庆元年。这一年大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乾隆皇帝退位做起了太上皇,嘉庆皇帝登基了。


嘉庆皇帝

这一年江苏荆溪(今宜兴)的杨家也发生了一件喜事,生了一个孙子取名杨彭年。

也有人说杨彭年原籍浙江桐乡,但不管原籍何处,以蜀山古南街曾称为“杨氏街”,以及“杨家祠堂”等遗存来看。


清中期 杨彭年摹古石泉品定制紫砂合欢壶

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彭年一家的紫砂艺术活动是在紫砂的风水宝地——蜀山进行的。

杨彭年无疑是幸运的,他出生于嘉庆元年,此时国力尚未衰微,老百姓的日子暂且都过的去。


清中期 杨彭年制葵口高足盘

文坛的文人们依然还是推崇盛世的风雅,他们聚会饮茶,渐渐地开始自己参与设计、制作紫砂壶。自然,做壶匠的日子也不错。

2

在那个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士永远都排在前面,老百姓中认识字的都少。上过几年私塾,认识几个字帮乡邻代写书信都能被尊称为“写字先生”。

当时做壶匠在民间被称为“做壶佬”,杨彭年这个“做壶佬”结识了官场的陈曼生,也算是跨越阶级的交情了。


陈曼生像

曼生十八式,式式彭年制,也正是如此他们两的名字被永远的绑在了一起。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石瓢壶

我想两人定有深厚的友谊在,当时砂艺超出杨彭年的别有人在,而陈曼生始终未与他人合作,不然砂艺史上兴许另有绝唱。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匏瓜壶

杨彭年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陈曼生,遇到了欣赏他的文人们。让他这一个原本或许会被历史湮灭的“做壶佬”名留史册。

3

当然,杨彭年的壶艺还是有过人之处的。陈曼生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合欢壶

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

陈曼生这是在夸他,做壶有紫砂鼻祖龚春和名匠时大彬的风范。

除了陈曼生外,杨彭年还和朱石梅、瞿子冶等文人合作,留下传世茗壶。

4

朱石梅,名朱坚,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著名的精锡制壶名家。


杨彭年制 朱石梅刻 井栏式锡包壶

成书于1852年的蒋茞生《墨林今话续编》记载,沙(砂)胎锡壶是朱石梅创制,当时朱石梅还在世,这个记载应该可靠。

历史也一直沿用了这个说法,公认朱石梅为砂胎锡包壶创始人。


杨彭年制 朱石梅刻 井栏式锡包壶

朱石梅除了亲自动手做一些紫砂器和砂胎锡包壶外,还和杨彭年等紫砂名家合作,制作了不少经典作品。

朱石梅与杨彭年合作的砂胎锡包壶并不多,目前所知可以认定为真品的不足10把。最为著名的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砂胎斛形锡壶。


朱石梅刻 杨彭年制 紫砂胎六方三镶锡壶

此外,在2011年6月6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省吾庐清玩”专场上,也拍卖了一把杨彭年制石梅铭紫砂胎六方形三镶锡壶,成交价为184000元。

5

据《旧上海史料编》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上海有一位性好古雅的瞿姓贡生,自出心裁,制壶各式各样。


清道光 瞿子冶铭 杨彭年制 紫泥刻竹诗文石瓢壶

因制作雅致字画篆刻题诗无一不妙,最适于风雅士子酒后茶余的请赏,所以大受欢迎,特别称它为「瞿壶」。”

这位瞿生说的就是瞿子冶。他本名应绍,一字陛春,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又号老冶,室名毓秀堂。道光间贡生,官玉环同知。


清 杨彭年制 瞿子冶画竹图紫砂壶

子冶嗜好壶艺,与杨彭年合作,并自制铭刻于壶上。题壶多作行书,间为楷书;刻划多梅竹双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6

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从此清皇朝的没落仿佛是乘坐了过山车,一路急转直下。

这一年杨彭年也走了,他的好友陈曼生已故去多年,从此两个人的名字永不分离、流载史册。


南京博物院 紫砂展品

在博物馆中、在拍场上,杨彭年的紫砂壶让人们趋之若鹜,杨彭年或许当初自己都没有想到。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砂壶文化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