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学精选:徐悲鸿与他的奔马图

徐悲鸿与他的奔马图

昔日骏马奔腾,今朝中华沸腾,莫忘耻,莫忘本——题记

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民政府战败,长沙被日寇所占,远在马来西亚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连夜画出《奔马图》以表忧国之情。现在,这幅举世闻名杰作的复制件陈列于宜兴博物馆内。

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那个风景优美,以陶瓷、茶叶、竹海、溶洞出名的江南小城市。他9岁正式从父学画,长大后曾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因而结识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人,深受新文化思想熏陶。后来又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远赴法国留学深造。回国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办了人生中第一次画展,从此名声大振,响彻中华。《奔马图》就是徐悲鸿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品。

当我第一次来到自己家乡的博物馆。走进大殿,一座高达40多米的牌坊宏伟壮观,站在3楼的阶梯口可以清晰看到上面四个镀金大字“文衡得士”。烟气缭绕之中我们仿佛真的迈入历史的大门。两旁阶梯是用石头一层一层打磨起来的,我和朋友两人大略参观了在一楼和三楼的4个临展厅:唐三彩、陶瓷、景泰蓝瓷器、钱紫筠的山水画。因为心里惦记着徐悲鸿的《奔马图》,转了转以后便换乘了电梯,去到6楼的展示厅。展厅很大,陈列着徐悲鸿在抗战期间的家书,手卷,字字真迹,笔笔有力。《奔马图》共2幅,隔着玻璃我仔细欣赏着———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腹部,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骏马昂着头,鬃毛被风吹向身后,前蹄伸直奔跑,好似要冲出画面。

奔马,令人神思飞越,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都仿佛要破纸而出。这一幅幅万马战犹酣的壮丽画卷,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滚滚向前。他开始在画上署的名是”神洲少年”,还用过”江南布衣”、”东海王孙”等篆章,有决心振兴中华之意。墨痕之中透露出无畏的革命精神。中华儿女就如骏马般,向着和平、向着光明奔跑。

徐悲鸿早期画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直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一洗万古凡马空”,徐悲鸿先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在单单一匹奔马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市著名作家徐风先生曾经在南洋马六甲的街巷寻访悲鸿的脚印,他坚信那些藏在油漆剥落的门楣背后或樟木箱里的悲鸿故事,就像老酒一样,一百年两百年以后,依然会弥漫清冽的芬芳。然而我感觉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快餐文化正慢慢侵蚀人类生活。你是否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宅家,看着电脑和手机,尤其像书店这样的地方门可罗雀;你是否发现,小城里卖百合竹笋的小贩越来越少,崇尚西欧潮流和日韩文化者日众……徐悲鸿先生可以将满腔热血淋漓挥洒,而我们,却为何渐渐沦为追求物欲的时代寄生虫?

不忘初心,方得终始。博物馆这样的地方,无疑很适合慎终追远。 (太湖西岸文学)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