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推着孙儿去买菜,路经六号楼时,总看到温馨的一幕。三四位六七十岁的婆婆,相聚坐在屋檐下一起拣菜,有说有笑。你帮我撕南瓜藤,我帮你拣长豆,前段时间几个人还轮流做东包粽子。大家围着一只圆匾,一筐糯米,一罐腌好的肉,三四斤粽叶,没牙的包粽子,有牙的扎粽子,流水作业,她们相互传递配合着。她们两三天一次,前后大约包过十次。
那画面,仿佛让人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杂院。邻家的小孩,都如自己的孩子,大家抢着抱;谁家烧了新鲜好菜,一院子的人可尝到鲜;哪个人不小心摔伤了,你家送红药水,他家送伤膏药……邻里之间那个亲啊,让人一辈子回忆、留恋。
如今的高楼大厦,仿佛让人置身孤独的堡垒里。每户人家防盗门一关,也将邻里情关在门外。鸡犬可相闻,可邻里老死不相往来。一个楼道里,住了十多年,都不知对门的人姓名与工作单位。有时楼上人家漏水,也没有对方的电话可打。这是多么令人悲哀而又忧虑的邻居关系啊。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邻里间的关心帮扶。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六号楼的几位婆婆,如盛夏里的一缕和风,让我们心头多一些舒畅与清凉,少一些酷热与烦躁。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的社会更应当多一分温馨,就多一重关爱。(梅心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