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匠心琢砂传紫韵——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辉副教授

他是蜀山古南街走出来的一名陶娃,读书改变命运,让他步入艺术殿堂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是中国最高学府讲堂上的名师,传道授业解惑,让他发现艺术之源就在自己梦开始的地方。陶都宜兴,因陶而名,因陶而兴。无数宜兴乡贤,魂牵梦萦的都是故乡的一抔陶土。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王辉更是与故乡的陶土有着不解的缘分。

这次深秋时节的采访,王辉就与我们约在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一间实训工场内。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残疾人紫砂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课堂上,因为我们的造访,打破了原有的安静。由于部分学员失聪和失语,纸笔和语音文字翻译软件,成为王辉与学员们交流的工具。从紫砂壶制作和紫砂雕塑制作,再到刻绘和泥绘,王辉穿梭于每张泥凳间,用耐心和认知,给予每位学员多角度、多元化的关于紫砂艺术的创作启迪。

不愿成为“做坯佬”的陶娃


蜀山古南街

青石板路、白墙灰瓦、户户捶泥……几百年来,蜀山古南街总是保持着宁静淡泊的气息。这条保存完好的明清老街,曾经是宜兴陶器销往世界的“水上陶路”的起点,也是诸多紫砂大师的“摇篮”。从明清到当代,这里生活过一代又一代名匠巨擘。1968年,王辉就出生于此,他的邻居就是顾景舟、汪寅仙、徐汉棠等紫砂大师。王辉的母亲当年是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制壶艺人,这位小男孩由此成为大师们家中的“常客”。

“当时,与南街相傍的蠡河,总是有着长长的轮船驶过。一船船的缸、罐、盆等陶瓷产品,就从这里往外运出。”王辉说,小时候,陶瓷行业相当热闹,在南街上数不清的店铺中,以陶坊为主。烧制陶瓷产品的窑、烟囱和这些运货的轮船,都是小朋友画画时最好的素材。

“在读红阳小学(现东坡小学)时,我其实就开始做紫砂壶了。”王辉讲述起了童年的趣事。当时,王辉母亲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和一家的生计,时常要将壶坯带回家赶工。作为家中的一分子,“力所能及的帮衬”自然是免不了的。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帮母亲“轧”水平壶的壶盖,也成为王辉的另一门必修功课。“算准紫砂泥料的量,放入模型中,然后再用皮锤敲实。”令王辉未曾意料到的是,这个“轧”壶盖的步骤,竟成为了他艺术道路上的最初启蒙。

“虽然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但当时的我并没有爱上紫砂这个行当。”王辉坦率地说,由于当时紫砂行业并不景气,人们称呼紫砂艺人为“做坯佬”,这也让他从心底里很抵触,在他的认知里,做壶只是一个谋生的行当,总感觉这个职业不仅辛苦,而且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他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成为“做坯佬”,那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正是凭着这一信念,王辉在1990年终于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去北京念大学”的王辉,成为了家人乃至邻居们的骄傲,作为邻居的顾景舟大师,也鼓励他“在北京好好读书,努力在外面成就一番事业!”

“你们自己的东西在哪里?”


指导学员创作紫砂作品

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想“认真学、学真本事”的王辉进入了陶瓷系,但他选择了学习雕塑,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从事雕塑艺术远比做紫砂壶“高大上”。在大学,他格外珍惜学习机会,从理论学习和实践创作,王辉通过刻苦钻研,对陶瓷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陶瓷艺术方面的天赋,加之从小耳濡目染的底子,让王辉在学院里很快“拔尖”。1994年毕业时,王辉从10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两个留校名额中的一个。

在留校任教的第一年,作为青年教师的王辉,主要工作就是“打杂”,而陪同来访的国外艺术家参观,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参观学院的作品时,不少国外的陶瓷艺术家都会通过翻译询问‘你们自己的东西在哪?’”起初,王辉指着偌大的展厅中各式各样的作品回答:“这些就是我们创作的作品啊!”在“NO!NO!”的否定声中,王辉逐渐明白,这些国外艺术家问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在哪?”此时的王辉环视陈列在展厅中满满当当的作品,才发现“克隆”国外艺术的作品居多,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还真的很少。

内心受到冲击的王辉开始问自己:“自己应该走什么艺术之路?应该怎样去做‘我们自己的东西’?”上世纪90年代,作为极具中国文人属性的传统艺术,宜兴紫砂开始逐步繁荣,内销外售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王辉通过审视这一现象,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为自己找到了创作方向:“在陶瓷艺术的道路上,自己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紫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宜兴人,要创作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最适合自己的就是融入传统紫砂艺术。”1995年,王辉开始正式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也将自己的创作方向逐渐向紫砂方面进行转变。利用回家乡的机会,跟着母亲和其他紫砂艺人学,学习制作技法,交流创作心得。在课余时间,他一门心思泡在自己工作室里,翻阅文献资料,学习理论知识,坐在泥凳前反复实践,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呈现于作品上。

一位包容兼蓄的“学院派”


考察宜兴紫砂原料

壶中沸水滚,茶里言语香。采访中,如氤氲茶汤般平和的王辉一边为我们泡茶,一边讲述自己对于饮茶与紫砂的见解。

“在中国茶文化中,唐煮、宋点、明清冲泡的饮茶方式,直接影响了茶具的演变,作为中国茶文化的载体之一,紫砂茶器的产生与明清冲泡的饮茶方式有着很大关系。”他觉得,紫砂壶的创作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如果一把壶只能看、不能用,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单纯地成为一件艺术品,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文化魅力。就他自身而言,品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认为只有对茶性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创作出更实用、更有灵魂的作品。这样既能发挥茶本身的特性,又能够提升喝茶的艺术性。同时,紫砂不仅仅是具有实用性的饮茶器皿,更是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它集中国书画、篆刻等多种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于一身,是中国当代最富艺术表现力的传统形式之一。

作为一名从事陶艺教育的高校老师,王辉将理论研究与紫砂壶的创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壶艺风格。对于被业内艺人和壶友称为“学院派”代表,王辉认为,其实现在所谓的“学院派”已经不再是原有的含义,而是指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思路比较开阔的陶艺家,是以一种专业的、美的捕捉者的姿态来创作紫砂。但其实“美”应该是文化内涵、艺术诉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在材质、技艺、艺术上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只是追求更高的艺术魅力。一把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在于,品饮的人可以与之达成心灵的交流、文化的互动。只有这样,它才能有永久的生命力,而不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所以说,材质是基础,技艺是手段,艺术效果才是终极目的,千万不能为了追求单纯的视觉美,而忽略了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同样,在紫砂的传承与创新中,王辉觉得,继承传统的成型工艺和经典造型并不是传承的全部,更不能为了与世界接轨而抛弃传统。需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找出它的成型规律和工艺精神,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我们的思想,而在创新过程中,更应在了解紫砂发展的内在规律后,结合当代品饮文化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创作。符合当代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才是创新的真正意义。

乐做紫砂文化传播者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残疾人紫砂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开班

作为专门从事紫砂设计研究的学者,王辉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紫砂文化。

2014年11月22日,他筹措多年、致力于促进紫砂人才培养、紫砂艺术交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研究所在宜兴成立,搭建起高等学府与陶都宜兴之间联通的桥梁。去年,作为博士生导师,王辉更是招收了一位专注于紫砂理论研究的学生。“我希望他能够与我一道去厘清紫砂理论上的脉络,做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探究,能在今后给紫砂行业更多专业性的理论指导。”

近年来,在王辉积极的推动下,清华大学与我市紫砂行业积极开展互动,在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一些评选活动,在宜兴选拔有潜力的作者,进行授课培训。通过一些基础的造型课、装饰课、雕塑课、素描课程等,让更多紫砂艺人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如果有一天,所有紫砂人都对紫砂文化、茶文化和艺术有不同的见解、不同认识,而不单单说泥料怎样、工艺怎样这些表象的话题,那离我的理想也就不远了。”对于自己对紫砂行业勾画的未来,王辉充满着希望。

2020年1月1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残疾人紫砂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作品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幕。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的“残疾人紫砂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由清华大学主办,以免费培训的形式爱心助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宜兴紫砂名师、美术和书法名家等为来自全国的数十名残疾人讲授艺术创作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旨在提升紫砂艺人的综合文化素质。而作为该项目的牵头人,王辉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连续数月在宜兴为学员上课。此次作品展展出的紫砂作品150余件,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中,映射出当今时代对紫砂艺术的思考。王辉高兴地说,这次培训项目的初衷达到了。今后,还将多组织类似项目,从而推动紫砂艺术再上新的平台。


乡情难忘

人物档案

王辉,1968年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HOOD学院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宜兴紫砂行业协会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主任。

编撰出版《紫玉淳美——中国宜兴紫砂珍赏》《紫韵清流——宜兴当代紫砂艺术》;紫砂作品《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作品《五色土》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作品《奇罗香风》收录于《中国当代艺术全集》等。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福利站精选优质紫砂壶,限时特价,错过可惜!与亲朋好友一起团购,更多优惠享不停!赶快加入我们,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紫砂壶,享受茶艺的乐趣!【+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