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游学:文昌阁

宜兴文昌阁

01

昨天灿灿说:“爸爸,暑假的时候你不是说要带我走遍宜兴的大街小巷,给我讲它们的故事的吗?”

确实是有这个事。差不多已经快有半年了吧,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又想起这个茬的。

今年暑假因为妹妹的出生,家里特别忙,哪也去不成,所以我就许诺带着他用脚步走边我们宜兴的大街小巷,给他讲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当时我们一起走访了宜兴的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府”、“周王庙”、“忠肃祠”、“瀛园”、“亦园”、宜兴古城墙以及“宜兴鬼市”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并且和和他一起深挖了这些经典背后的故事。现在既然他想起来了,那么这个事情还得继续。

02

宜兴城市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非常的多。走遍这些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把这些地方讲透,需要备的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去年为了他的一句“宜兴有东虹、南虹、北虹,西虹在哪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翻遍了宜兴图书馆四楼典籍馆所有的县志、市志,甚至一直找到档案馆才最终找到答案。

虽然有点难,但是这件事还是要做。宜兴虽然不是他的祖籍,但对于孩子而言,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故乡。让孩子熟悉自己的家乡,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去触摸斑驳的历史,带着自己家乡的荣耀走向世界,这可能是一种最实惠、也很有必要的教育方式。

03

今天来说一说宜兴的”文昌阁“。

暑假的时候我就带灿灿去文昌阁玩过。后来感觉大家对这个系列的内容不怎么感兴趣,整理出来的东西阅读量不高,也就没有再发出来。今天既然重拾旧话,我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带孩子一起去感受一下。前段时间我和他妈妈一起又去重游了一次,讨论交换了一些意见,前几天,妈妈再次带着灿灿去玩了一次。

好多宜兴人都不知道文昌阁在哪里。原来宜兴的文昌阁在通贞观路上,现在迁移到九滨公园任坊钓台附近。黛瓦白墙的文昌阁掩映在一片古树翠竹之中,这里的风景非常优美,我经常带着孩子在这一代写生画画,所以比较熟悉。

04

踏进宜兴文昌阁的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高达2米的孔子塑像正立中央,阁内正面新竖起一面屏风,写有“人杰文昌”。这是什么意思呢?

“文昌”是传说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在以前,文昌阁的作用就是学校和考场。古代官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是学校与祭祀机构一体,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机构结合在一起。文昌阁只是其中的一种叫法,通常称作孔庙、文庙的比较多,另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南京夫子庙,也是一样的性质。所以,不仅仅是我们宜兴的文昌阁,全国各地的文昌阁门前都有这么一尊雕塑的存在,再比如北京颐和园里的文昌阁也是。

05

走进文昌阁正厅,两边的参观通道设置有仿古的“江南贡院”院门、回廊等让人耳目一新,展陈内容有明代状元的殿试考卷复刻,宜兴自古以来的科举佳话故事展板,历代进士名录,历代状元配图和故事等。

通过一道“博学”的隔墙,近代名人展区把周培源、蒋南翔等近现代宜兴名人的头像简介拼接在一起,显示宜兴厚重的文脉。所涉及的内容还算比较丰富,但说实话,真的比较简陋,连复制品都不是,就是一些喷绘写真的东西,不得不说,真的非常遗憾。

06

从历史典籍中获悉,原来的文昌阁始建于明初,原为道观通贞观的一部分,同时用于科举考试试场和文人雅集之地。万历十二年(1584)重建,清顺治时重修。原建筑由大殿、东西廊庑、砚池和花园等组成,东院大殿面阔三间,两侧耳房各一间,进深十三檩,硬山顶,殿前有青石垒砌的月台,院内有上置单孔小石拱桥的长方形砚池及桂柏数株,东西廊庑原各九间。

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宜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一片隆隆声中,一个崭新的宜兴城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让它原来的面貌变得越来越模糊。时过境迁,通贞观路上的通贞观没有了,相国牌坊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1998年因旧城改造,文昌阁被移建到现在的九滨公园任坊钓台这边。但也仅仅只有大殿,以及东西厢房各三间。旧城改造就能把一座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符号给改成这个样子吗?居然还好意思说为了保护,唉,不过无论如何,好在它还存在。

但很多东西并没有完全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它们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带着孩子一起游宜兴,深度挖掘我们身边的历史故事,熟悉的风景,不一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这块古老的土地吧!(转载于:父爱)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