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老故事:蜀山的由来

丁蜀镇是丁山和蜀山的合称。蜀山本来叫作独山,那么后来为什么改名蜀山呢?这个跟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关。

苏东坡,也就是苏轼,是北宋很有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一直也没得到什么重用,还经常被同僚排挤。他曾经听说宜兴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想想将来年纪大了退隐那里倒也逍遥自在,于是就托人在宜兴买了点薄田,以便自己老了有个安身之所。

过了好多年,直到四十八岁了,苏东坡又遭贬谪,一路奔波,才第一次来到宜兴。一看之下,这里果真名不虚传,觉得虽然仕途不顺,但能到这里来度晚年,也算是不虚此生。

苏东坡来到宜兴,闲暇之余,喜欢游山玩水。当地百姓都晓得苏东坡是了不起的文人,就纷纷把子弟送来,请他当先生。苏东坡欣然答应,便在独山脚下的溪古寺里讲起学来。他学问渊博,却又待人和善,还常常带领着学生上独山游玩,所以学生都很喜欢这位老师。

有一天,他登上独山游玩,站在山顶上朝下望去,四周都有是肥沃的平原。再举目西南,望见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峰时。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好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每天一开门便见气势壮美的峨眉山青翠欲滴。苏东坡不禁脱口叹道:“此山似蜀。”

此后,他多次恳求皇帝,让他到宜兴定居养老。但皇帝却把他一会调东,一会调西,甚至还发配到海南岛吃了几天椰子。直到新皇帝登位做皇帝,大赦天下,才答应了苏东坡的请求。但是这时候的苏东坡年纪大了,一路舟车劳顿,路过常州时,不幸死于常州。

噩耗传来,独山的百姓十分悲伤。为了纪念他,就把独山改名蜀山,还在蜀山南麓建造了东坡祠堂,后改名东坡书院。书院遗址就是现在的东坡小学,里面尚存古代书法家所写的”似蜀堂”、”讲堂”、”东坡买田处”三块匾额。(刀刀的小狗窝)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