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瓷艺术之路上的领跑者——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

蒋国兴

蒋国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64年10月生于陶都宜兴,字田申,号惠山,艺名田申斋主、草根泥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客座研究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造型课程顾问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

1985年进入宜兴陶瓷行业,师从王寅春长子王石耕先生。曾受教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长期得到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李遊宇教授的教育与培养,并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得到清华名师的指导。2002年被上海市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成为宜兴历史上第一位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领军人才。现担任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会长,在环境陶瓷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蒋国兴
设置在国家会展中心地铁空间的大型陶瓷釉画作品《诸光开物》,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增光添彩。

在当今环境陶瓷艺术之路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是位领跑者。

先来说说蒋国兴最近做的事。

大型陶瓷釉画作品《诸光开物》为进博会场馆增光添彩。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期间,设置在进博会北入口地铁空间的大型陶瓷釉画《诸光开物》令不少贵宾驻足欣赏。《诸光开物》总长达80米,高2.6米,气势宏大,画面精美,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和文化部优秀专家郭爱和联袂创作。画面以万花筒、国家会展中心建筑形态四叶草等传统文化元素,与二维码、智能生活、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抽象图案构成的前沿科技元素交互辉映融合,演绎自然之光、人文之光、科创之光、智慧之光。作为主创者的蒋国兴说:“寓意中华风清、诸光璀璨,国展四叶、八方荟萃,科创潮涌、万物兴盛,风云际会、开物成务。”相关艺术人士评论说,这幅画以最具中国特色的陶瓷材质和风格独特的陶瓷工艺制作而成,展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典雅的海派气质,成为上海一个亮丽的艺术景观。

蒋国兴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群众在《诸光开物》作品前载歌载舞。

大型艺术装置《氿源》即将亮相。在宜兴文化中心广场上,由蒋国兴主创的大型艺术装置《氿源》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氿源》总长约6米,宽约4米,高约5米,以通透空灵的山骨和回旋圆润的5组水滴构成的球体造型,诠释宜兴殊胜的山水和杰出的人文。作品以不锈钢、铸铜、紫砂等材质制成,在中心山骨留下5位宜兴名人印鉴,分别是:教育界蒋南翔,美术界徐悲鸿,艺术界张权,科技界周培源,陶艺界供春。其余山骨留无数模糊的大小印鉴,寓意宜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氿源》矗立在宜兴文化中心广场,将成为充满人文气息的景观。

最近,又从北京传来好消息,蒋国兴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技术能手等五项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宜兴籍陶艺家。

蒋国兴
中外嘉宾在《诸光开物》作品前步入会场。

蒋国兴是一位从宜兴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陶艺家。他于1964年出生在高塍镇,1985年毕业分配进入宜兴陶瓷行业。他当过陶批站的堆缸工人,当过陶器的质量检验员;他拜王寅春的长子王石耕为师,学习制陶技艺。在陶瓷艺术之路上,他原本也想像他的师父,像他师父的父亲,像其他许多制壶前辈那样,坐在泥凳旁安安静静制作最好的紫砂壶。但是,不经意的艺术实践,让他改变了追求的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他在上海接触古建筑修缮工程时,发现古建筑上的许多陶瓷装饰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由于年岁长久、风雨侵蚀,有些已经损坏或是斑驳脱落。如何修复这些琳琅满目的陶瓷装饰件,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是一件十分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在当时没有人愿意做,蒋国兴勇敢地一次又一次接受了挑战。20多年来,他研制的各种各样的陶瓷装饰件为上海马勒公寓、上海音乐厅、多个国家的驻沪领事馆、外滩源等一大批优秀建筑的修缮保护作出了贡献。慢慢地,一个更大的陶瓷艺术梦想在蒋国兴的心中萌生:把陶瓷艺术运用到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布置上,这不仅是一个很宽广的舞台,更是对陶瓷艺术市场的一种拓展。愿望一旦形成,再也挥之不去,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蒋国兴
即将在宜兴文化中心广场完工的大型艺术装置《氿源》(效果图)。

在许多人不想做、不敢做的环境陶瓷艺术之路上,蒋国兴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不断收获。由他负责研制、宜兴彩陶工艺厂组织生产的14万件陶片,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作了大型陶瓷壁挂。这14万件陶片,有红、黄、褐、灰等颜色,而且每片的色彩度不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气势恢宏,色彩绚丽,成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梦幻一景”。他以《万象缤纷》《京剧交响》等陶艺装置,陈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洲际酒店,让前来入住的各国贵宾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艺术的魅力。他领衔主创,与国内17位陶艺家合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创作的大型陶艺装置作品《鱼乐图》,成为了大厦对外展示风采的一件珍宝。他倾情倾心倾力,为宜兴保利大剧院创作了陶艺壁挂《氿光曲》《梁祝情》,为新建的宜兴美术馆创作了大型陶艺壁挂《山水禅》,为丁蜀镇莲花荡创作了陶艺作品《万物生》……这一件件前所未有的大型陶艺作品,让他的名字不仅在大上海响起来,而且在国内外环境陶瓷艺术领域响起来。由于他的大部分陶艺作品应用在上海的大型建筑和地铁等公共空间,2002年上海市有关部门把他作为特殊陶艺人才引进并落户上海。

身在上海,根在宜兴。如今蒋国兴虽在上海有专门的大师工作室,可创作基地一直在宜兴,一年到头,他上海、宜兴两头跑。蒋国兴常常说这样一句话:“根宜兴,爱宜兴,不宜兴。”他的“根宜兴”,是说他的根永远在养育他的宜兴;他的“爱宜兴”,是说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深深地爱着宜兴,永远说自己的家乡在宜兴;他的“不宜兴”,是说他的环境陶瓷艺术根植于宜兴和环太湖地区,又大胆吸收融合了国内外多种陶瓷技艺技法,并有所创新发展,成为一种不同于宜兴传统陶艺的新的流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蒋国兴,这位在宜兴这片陶土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在环境陶瓷艺术之路上还在继续探索前行。(宜兴日报)

宜人出品紫砂,深耕紫砂领域二十载,矢志不渝地弘扬宜兴紫砂文化,旨在将这份源自东方的艺术瑰宝推向全球舞台,让世界各地的壶友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微信:78917327】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