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网事:何必多添一个字?
近年来,在电视广告中、一些宣传册或有些书里看到“西氿湖”“乌米饭”“龙形窑”这类讲法,作为一个老宜兴人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不知这多出来的一个字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多这么一个字?出处在哪里?这不是一般的画蛇添足,虽然只多一个字,却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内涵丰富和悠久的宜兴地方文化,也说明不了解宜兴。

宜兴网事:捉萤火虫
最近,晚上天气凉爽许多,大家就围坐在庭院中的花岗石桌子边闲聊。一天,大家正聊得起劲时,小孙女指着围墙边的花木丛,突然叫了起来:“爷爷,快看,那是不是萤火虫!”大家一看,真的有两个小亮点,正在花木丛中闪动着,那确实是久违了的萤火虫。

宜兴摆渡小船,你还记得么?
宜兴地处水乡,渡口是宜兴最早的交通设施之一。清光绪八年编纂的《宜兴荆溪县新志》记载:春秋时(前522年),伍子胥奔吴,曾过虾笼泾渡。民国时期,宜兴全境分布着200多道渡口。

解放战争时期宜溧山区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岗岭战斗
1947年年7月,驻宜兴归径潼渚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总队一个加强连调驻长岗岭。该连有150余人,带一个龙池乡中队,配备轻机枪3挺、掷弹筒1个、步枪几十支,盘踞在长岗岭大地主徐静渊的庄院内。

宜兴文学精选:宜兴第一台电视机
一个远去的被尘封的时代,通过“第一台电视机落户宜兴”的往事回忆,被刘丽蓉以细腻的笔触挖掘、展示出来,让我们见证岁月风尘,品味时光足音。此中有老一辈人的坚韧执着、无私奉献,令人感叹。素朴年华跃然纸上,文中细节珍贵,白描书写生动,如抱电视机、喝菜油,看电视等,堪称活色生香。—— 徐 风

在日本重版出来7次!不可思议的宜兴全才——孙芝轩
194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任宜兴芳桥中学党支部书记。1941年6月任宜兴县委委员,青年部长。1943年3月任塘渎区委书记,同年10月任塘渎区委书记兼宋渎区委书记。1944年3月至10月任大塍区委书记。

宜兴名人:宜兴籍将军
江南宜兴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古镇,自古以来就出了很多才艺兼备的名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宜兴籍将军就很多,今天看到宜兴史志公众号上的这段整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都为我们宜兴而骄傲。说明:据不完全统计,在人民解放军中的宜兴籍将军有20余人。限于版面和资料收集原因,小编现在只能忍痛介绍担任过正军职以上职务的宜兴籍将军。

苏式月饼:苏式月饼团购点评
苏式月饼团购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在运作,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平台都可以找到苏式月饼的团购信息。这个也说明最近几年苏式月饼在纯手工重返特色的时候,大家又被纯手工的苏式月饼所吸引。原来有很多人喜欢吃广式月饼的江南人,慢慢又回到了自己家乡的口味。如果自己吃月饼的话,还是选择了江南特色的苏式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