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承唐门壶艺中发扬光大——访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唐伯琴
唐伯琴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1961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伯父唐凤芝的作品早在民国时期就赫赫有名;父亲唐祝和解放前长期在上海制壶,解放后参与了紫砂陶业社的技术辅导和厂部领导工作,精通紫砂原矿的选取、配置、紫砂壶的制作、烧成等一系列工艺,1980年筹办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宜兴古镇:乡音乡情 | 故乡常入梦中来 一草一木鹅洲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故乡是人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故乡的诗意,涵养在黛瓦石墙、竹篱小院里,几弯古桥,几树银杏,一溪流水绘成了素雅的和桥画卷。故乡的怀恋,流淌在市井烟火的和美生活里,豆腐干,鸭饺面、小笼包……舌尖上最能勾起儿时家乡的味道。故乡的自豪,浸润在朗朗的书声中,这里耕读传家,脉脉书香成就了享誉中外的“教授之乡”……

给紫砂壶栓上绳就是栓上了保险带吗?
玩壶路上最大的痛有两个,一个是看走眼买到了不好的壶,一个就是自己宠爱的紫砂壶破损。紫砂壶是泡茶利器,却也是易碎品,把玩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磕着碰着,尤其是壶盖最容易破损。且配盖难度很大,每次泥料烧成的收缩,烧成的色泽都是很难把握的,因此顾景舟给壶配盖才能成为佳话。

宜兴古镇:乡音乡情 | 来杨巷“相”啊?
杨巷,古称亭。这个读作“藕”的字,在许多大字典里都难寻踪迹,连《康熙字典》的解释也仅注源出于此。5000年前,先民就聚居于这方热土,薪火相传,绵延至今。东汉初,大将蒋横遭羗路谮言屈死后,九子皆渡江散居各处。

高俊——高级工艺美术师
高俊(字石瑜):1972年出生于陶都紫砂壶艺世家。1991年进宜兴紫砂一厂研究所,先后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吴群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蘧华、周桂珍,并得到“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的悉心指教。1992年赴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艺术”,制壶技艺得以勇猛精进,日臻完美。

那些年 | 鲍雯君
鲍雯君 高级工艺美术师:1982年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跟随顾绍培老师学习茗壶的设计和制作技艺,1986年进入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前后三次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深造,深谙名师技法,作品神形俱备。

宜兴传统文化馆情定前门,阳羡美名扬天下!
而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太湖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宜兴。我们热爱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更因为她有着深厚悠远的陶瓷文化、奇幻神秘的洞穴奇景、芳香冠世的深氧茶海、巧夺天工的竹编手艺,令世界瞩目。

汤杰——高级工艺美术师
汤杰:1992年进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艺培中心习壶技艺,后经考核被破格选送特艺班进修。 1995年进岳父总工艺师顾绍培大师工作室深造至今,同时接受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造型装饰设计的专业培训。2008年毕业于江苏经贸技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2012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陶瓷艺术设计系。

大美竹海,国庆总结 | 秋高气爽迎客来,秩序井然庆长假
长假一开始,宜兴竹海的旅游热度就高居不下。“喜迎国庆 竹海有礼”等一系列缤纷活动带动了竹荫轩、嬉水池、镜湖以及竹溪茶楼、苏南第一峰等项目成为消费热点。吸引了众多来自苏州、上海等地的游客,畅游竹海美景,品味竹文化,体验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