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寺庙之化城寺 化城禅寺又名“茅庵”
相转明朝隆庆年间(约公元1567年),暹罗国王子金地藏曾在和桥借一茅房留宿。故称“茅庵”。清乾隆年间(1789),僧宽明募资砌建藏经楼,改名“化城禅寺”。现寺内供奉“地藏菩萨”,有僧20人。全寺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每年接待香客近2万人。

宜兴寺庙之福源寺 洑东大潮山 也叫大禅寺
福源寺在洑东大潮山,也叫大禅寺,隐于宜兴市东南约五十里大潮山之松竹中,始建与南宋末年景定年间(1260-1264)。明人有诗云“入山不见寺,深在万竹中”。大潮山,古称宜兴“东南第一峰”,明代江阴人卞荣《大潮山》诗云:“阳羡谁为镇,东南第一峰”。

宜兴竹海伐竹季 背刀弯弓 让路过成为有温度的相逢
进入深秋,南方的天气变得干燥寒冷,竹子的生理机能活动开始迅速减弱,养分和水分都集中到了根蔸。此时,竹株的养分含量极低,水分含量也很少,正是伐竹的黄金季节。

宜兴特产有哪些?最详细宜兴十大特产
宜兴是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江南特色小镇,随着宜兴文化的不断积累,也在当地流传着一些自古以来的地方特色味道,我们为您总结宜兴十大特产,给大家回忆,让这些味道经常可以伴随着您,保持着对家乡的这一份情怀。

乾隆寻父和宜兴板栗的趣事
某日,乾隆来到茗岭,准备到龙池山澄光寺寻访,时值八月盛夏,骄阳似火,途径一片板栗园时,已是人困马乏,便下马在一棵板栗树下移石为凳,背靠树干稍作休憩。正当乾隆迷迷糊糊意欲睡去之时,突然一颗板栗从树上掉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鼻尖上,一阵钻心的疼痛将他惊醒

宜兴籍将军邓铜山因病逝世 享年73岁
邓铜山将军,1943年12月出生,我市和桥镇闸口村人,先后任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等职,少将军衔。邓铜山将军生前十分关注、积极帮助家乡宜兴的建设发展,受到了宜兴社会各界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