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骄傲:“宜兴造”搭上“复兴号”驰骋神州
伴随着“复兴号”动车组在神州大地上穿梭,最近,国内锻造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一家仅有3条生产线、不足30名工人的锻造加工企业,竟打破国外垄断,为“复兴号”提供安全可靠的钩缓装置,实现高速列车关键技术国产化。而“神话”的缔造者,就是宜兴市汉堡锻造有限公司。

宜兴2家企业获 “江苏老字号”授牌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2017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暨老字号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全省有176家企业获得“江苏老字号”授牌,我市的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等2家企业获此殊荣。

宜兴5个村入选无锡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在刚刚落幕的无锡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评选活动中,我市张渚镇祝陵村、湖㳇镇洑西村、太华镇乾元村、和桥镇西锄村、高塍镇梅家渎村等5个村成功入围,成为无锡地区入围数最多的板块。至此,我市的无锡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有9家。

张渚牛犊山曾出土数枚恐龙蛋化石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张渚镇牛犊山上曾出土数枚恐龙蛋化石。牛犊山也是目前我省唯一发现有恐龙遗迹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初,省级单位来我市做地矿勘探,结果在张渚镇牛犊山发现了几块类似鹅卵石的石头,开始以为是普通砾石,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气孔状的结构,与化石的特点十分相似,后经专家鉴定,确认这窝化石为恐龙蛋化石。当时,市文管办取回两枚恐龙蛋保存。2013年,这两枚恐龙蛋化石移交给市博物馆保存。

宜兴老故事:官林马公荡的故事
很久以前,马公荡曾经是一个繁华的江南小镇。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的人们勤劳善良,和睦相处。忽然有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108个强盗,个个长得五大三粗,瞪着铜铃一样的大眼,阔嘴方鼻,其中36个强盗是满面胡子,72个强盗是半边胡子。这伙强盗来到镇子上无恶不作,所到之处鸡飞狗跳、坏事做绝,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苦不堪言。

世珍宝荟萃一堂——记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国松艺术馆
国松艺术馆,是以江苏融达集团总裁、中国陶都陶瓷城董事长石国松的名字命名的。它集中展示了全国近700位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的上千件精品佳作。走进国松艺术馆,观赏者便能感受全国各地陶文化在此汇聚、碰撞,沉浸在艺术海洋。

阳羡雪芽溢“新”香
阳羡雪芽是宜兴茶的当家品种,其品质和美名被广为称颂。但传统阳羡雪芽以楮叶、鸠坑等茶种为主,开采时间晚,卖相不佳。近年来,兰山茶场在相对单一的品种基础上,陆续引进浙农、中茶、龙井等多个品种,并用阳羡雪芽的制作方式,进行茶树品种的驯化、改良。柯荣伟说:“过去,阳羡雪芽只在清明前后开采,高档茶的采摘时间不过十天左右。如今开采时间从3月20日起能延续一个月,有效打破了单一品种的瓶颈,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且茶形、汤色等卖相更好。”

我与竹的故事:十年青春竹相伴
1968年11月11日,我们和桥镇的老三届知青转变了人生角色,从城镇小青年变成了农民。那天,我们乘坐高塍公社的大机帆船“嘭嘭嘭嘭”地到了当时并不知天南地北的陌生地方,领到了政府分配给我们的基本生活用品和几件农具:一张竹床、一张竹桌子、鉄耙、锄头、扁担……那些将与我生活劳动难以分割的物件,件件都是我们宜兴南部山区特产毛竹的“献身”。日半世夜半世,吃饭用竹桌子,睡觉躺竹床。锄田,竹柄显身手;挑担,扁担唱欢歌。身处广阔天地,有竹子相伴,青春很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