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游学:文昌阁
走进文昌阁正厅,两边的参观通道设置有仿古的“江南贡院”院门、回廊等让人耳目一新,展陈内容有明代状元的殿试考卷复刻,宜兴自古以来的科举佳话故事展板,历代进士名录,历代状元配图和故事等。通过一道“博学”的隔墙,近代名人展区把周培源、蒋南翔等近现代宜兴名人的头像简介拼接在一起,显示宜兴厚重的文脉。所涉及的内容还算比较丰富,但说实话,真的比较简陋,连复制品都不是,就是一些喷绘写真的东西,不得不说,真的非常遗憾。

100多家农家乐率先推行“明码标价”经营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家乐得以迅猛发展,成为许多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也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家农家乐饭店,主要分布在宜南山区等地。但是,农家乐在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极少数农家乐在经营中存在不明码标价、随意抬高价格等违规行为,如部分菜价随季节更替而变动,在菜单上不标注确切的价格,而是以“时令价”作替代,影响宜兴农家乐整体形象。

张灵慕乡村旅游风景道入选省级风景道
12月1日至4日,由江苏省旅游局主办的2017首届“水韵江苏”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在南京举行。开幕式上,命名了13条“首批江苏省旅游风景道”, 我市张灵慕乡村旅游风景道入选,为无锡地区唯一入选的风景道。同时,极具陶都特色的产品亮相旅博会,获参观群众一致好评。

宜兴老故事:水浮地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宜兴还叫作阳羡、荆溪,地处江南,水网纵横。每到春天的时候,桃花汛夹杂着山洪,加上当时的水利设施又不好,所以年年都要发大水。大水漫过,毁坏了庄稼和民居,以至于老百姓想修建个县城都没办法选址。因为每次还没完工呢,又被大水冲垮了。

宜兴老故事:徐阁老三戏方县令
相传当年徐阁老退休致仕,告老还乡,在老家农耕桑织,教导子孙读书,安享天伦之乐。因为身居高位多年,门生遍布天下,声名远播,平时地方官员也时常登门拜访问候。这一年,宜兴新到了一任县令,名叫方孝岳,时年十三岁,号称“神童”。宜兴县志史上,还从没有如此年轻的地方官员,徐阁老听闻后大为惊讶,暗忖:此子何德何能?年纪轻轻就能为一方父母官,他做得来吗?老夫得试试他。于是就派出四名轿夫,抬着轿子去驿站迎候方县令。

陶都蜀山
蜀山,既是山名,又是地名。它位于今宜兴市丁蜀镇东北侧的蠡河东岸,距丁山不过2千米,海拔仅为59米。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称:“蜀山在县东南三十八里,一峰屹立,水环其麓,亦名独山,罨画溪自南北注张泽桥入东溪,群山皆在河西,惟蜀在河东,山麓有东坡书院。”据清初吴骞《阳羡名陶录》考证:蜀山,原名獨山(独,繁写为“獨”),宋熙宁年间(1068—1077)苏东坡来宜兴游历,从太湖上岸,见一山兀立,风光秀丽,似同故乡,问其名,谓“獨山”。苏东坡登山感叹:“登獨未见犬,此山似蜀”,又联想到《尔雅·释山》中的解释“獨者,蜀也”,便建议去偏旁改獨为蜀。宜兴人十分敬仰苏东坡的人品和才学,非常乐意接受他的建议,自此独山之名渐渐淡去,蜀山之名传至今日。

教授之乡也是“院士之乡” “父子院士”引宜兴人自豪
宜兴籍科学家、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唐立新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的父亲唐西生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目前,宜兴籍两院院士增至28位,首次出现父子两代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团氿竞帆
白帆点点,御风而行。11月25至26日,2017年“氿洲开元名都”杯江苏省青少年帆船联赛在风景秀丽的宜园风景区举行。蓝天白云下,团氿碧水间,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和我市的9支代表队、80多名运动员扬帆破浪。

宜兴还有个“紫凸勒块”
石拱桥连着狭窄悠长的街巷,麻石早已被足底磨平,渗着江南固有的湿漉漉,墙角边石缝里长着薄薄的软软的绿茸茸的苔藓。哪家顽皮的小孩,咿呀一声推开临街的木门,跳过高高的门槛,就跑到水润润的嘈杂里撒欢,很快脚下一滑,被石板碰得鼻青脸肿,哇啦啦泪如雨下。隔壁的叔婶见了哈哈大笑,然后俏皮地对着孩子开玩笑说:“你个皮撒精,撒啪一个浪骨仑(宜兴方言指摔一跤),跌出个紫凸勒块(宜兴方言指孩子头上跌出的包 )。”

丁酉素女大会茶与壶论坛暨《阳羡三绝》首发
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有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杨亚君会长,副会长王敖盘,钱胜华副会长,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宜兴紫砂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建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宜兴市陶瓷行业副会长程同德,江苏省大师何健,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美群,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建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姚志源,工艺美术师朱彬,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所长许群峰,宜兴乾红早春茶总经理李允中,宜兴永红茶厂百岁红品牌创始人徐定元,以及宜兴新竹海山泉代表汤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