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养壶三境界
很多壶友在喝茶时会选择用紫砂壶,原因之一,就是其在茶水长久的浸润下,会变得温润光华,也就是「包浆」。因此,养壶变成了每个用壶者、爱壶者研究的课题,但其实细分之下,可以发现养壶有三重境界,我们不妨来细细分析一下。

壶中天地竞风流 ——庆“五四”宜兴青年陶艺家风采(三)
郭余华 助理工艺美术师:1979年生,1995年涉陶,其间在江苏陶瓷实训基地、宜兴紫砂艺术培训中心系统学习,得到多位紫砂大师的指导。精通选矿、配泥、造型设计、装饰、烧窑等工艺。尤其擅长陶刻,装饰书画高雅简洁,刀法遒劲,山水人物法度严谨,茗壶铭刻相得益彰,形成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紫砂艺术风格,增强了紫砂茗壶的艺术魅力。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院(馆)收藏,个人艺术简介收录《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集》一书。

紫砂中的清水泥
紫砂被称之为五色土,其泥料种类很多,玩壶的朋友也大多可以分辨一些泥料,但是其中有一种泥料却让很多壶友困惑,便是「清水泥」。关于清水泥,有人说是紫泥,也有说是红泥,也有说拼配的,说法众多,那到底清水泥是什么泥料呢,下面我们就好好的来聊一聊。

紫艺接力有来人——庆“五四”宜兴青年陶艺家风采(二)
吴 新 助理工艺美术师:1975 年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从小就受到紫砂艺术的熏陶,对紫砂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致力研究和磨练制壶技艺,并得到多位名师指导,对制壶颇有心得。以全手工制壶见长,所制作品气韵生动,古朴典雅,意蕴深厚,在一些陶艺评比中获奖,还被多家报刊登载介绍。

价值千万的两把井栏壶长啥样!
井栏壶为清陈曼生所创制的壶型,而后历代大家有制,名作辈出,而纵观拍场,竟有两把井栏壶破千万级别!百年前的井栏,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之典型文人壶,而百年后的这两把井栏也是文人与紫砂匠人的唱和之作,他们是「顾景舟」、「亚明」和「魏紫熙」。

买壶前的三点考虑
想必朋友们在玩壶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交过一些学费,也有跌入各种坑的,与各类壶商斗智斗勇,只为一把心爱的紫砂壶。所以我们在下手前还需多加思考,老玩家们都总结了许多经验,而对于新手朋友们来说,只要悟透下面这三点,买壶就不容易吃亏了。

紫砂壶赋
昨闻壶友拍得一紫砂壶,欣喜若狂,故作此文以贺之。宜兴紫砂,遗世尤物。明清老泥,后人趋之若鹜。此壶乃清晚期老泥所制,名“满金星老紫泥”,出世即高贵。泥料质感温润内敛,鸡眼如繁星。高油满贯,质如紫檀。故古人云:先有好泥,方有好壶。

“养”出来的紫砂壶
如何保养紫砂壶?据刘玲介绍,对于养壶各人有各人的办法,这里边很关键的一个就是吃茶的问题。实际上壶在没养的时候它很脆,就是很容易破,一般是从烫壶开始,提高壶温,最好是内外加温。提高壶温,激发茶叶,使这个茶叶更快的泡出来。最好选用绿茶,而且要好茶叶,越是精品紫砂壶越要用上等茶叶来养。“一般来说,一把新壶养2到3个月即可。”

紫砂技艺 惊艳香港
4月20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等主办的“水韵江苏 相约香港”江苏文化嘉年华,在香港开幕。我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吴芳娣应邀参加活动,并在三天的活动期间,向观众现场展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及制作工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