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棠

紫砂艺术家的初心与坚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对话

丝绸之路也是锦绣之路、陶瓷之路、玉石之路、宗教之路、茶叶之路和香料之路,因此发展和振兴我国传统工艺对于弘扬和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南京大学组织了《丝绸之路与传统文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术访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文杰,法学院副教授孙雯共同访谈徐秀棠先生,在此与读者分享其部分内容。

梅桩壶

苦练制壶技 乐报三春晖 ——青年陶艺家王清财《梅桩壶》赏析

王清财,福建安溪人。2013年毕业于无锡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专业,受指导老师的影响,开始对紫砂产生浓厚兴趣。在宜兴做了三年紫砂杂件、两年紫砂壶花器,对紫砂泥泥性的掌控和塑形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天资聪颖,加上后天的刻苦磨练,壶艺进展飞速、日益精湛。擅长花器,专攻松竹梅壶等紫砂题材。作品风格清峻挺拔,每件紫砂作品形态逼真且栩栩如生。所创作品深受业内专业人士和紫砂爱好者的喜爱。

熟泥

了解紫砂壶从紫砂泥料开始

一把好的紫砂壶,首先应该看制作这把紫砂壶所用的泥料如何,只要好的泥料作为基础,再加上后期匠人的精心工艺,才能呈现出一把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泥是宜兴特有的产物,一千年多年的制陶史,足以让宜兴在制陶制壶行业成为翘楚。不过在宜兴紫砂泥料中也出现了众多的知识,今天就带给大家这篇网上的文章,整理得非常详细,值得仔细阅读。

宜兴张公庙

宜兴老故事:张公庙的来历

这就是张公庙的故事,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洗涤,张公庙早就衰败不堪,地方政府也无力修缮。到解放前,张公庙就只存一个名声了。

云纹精美

从邵大亨的仿古到顾景舟的仿古如意

顾景舟先生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曾言: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大亨所制之「仿古」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砺成汉方壶

传统方器汉方壶 明朝流传至今

汉方壶型在现代紫砂款式中并不多见,虽然少见,但是还是不能掩盖汉方壶的雅韵之气,自明朝开始就有汉方壶的出现,可见时间之久,底蕴之足。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汉方壶的经典款式流传至今。如今,宜兴紫砂方器大师潘持平就把汉方壶奉为十大经典壶型之一。

张宝珠

张宝珠紫砂精品展落幕

73岁高龄,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岁月,但是张宝珠仍然不忘对紫砂的爱好不断的制作自己心爱的作品,为推动宜兴紫砂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宜兴紫砂文化在一路一带的指引下,正在慢慢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宜兴紫砂,喜欢上了宜兴紫砂文化,同时也不忘像张宝珠等艺人为宜兴紫砂做出的贡献。

我与竹的故事

我与竹的故事:一根篙子的见证

从我睁开懵懂的双眼,就看见父母手里的竹篙。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的父母为了生计,摇着一叶小舟,撑着一支竹篙,风里来雨里去,把一堆堆沉甸甸的货物送往一个个码头。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