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徐悲鸿画院全国巡回展—— 蒋焕余百扇展
蒋焕余:又名一善,号龙池山、阳羡布衣等,1963年生于宜兴,擅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研究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宜兴联合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现任宜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宜兴徐悲鸿画院院长。

冯群星紫砂作品
1971年生,字惟吾,紫砂之源——古阳羡黄龙山人,出道二十余载,几多艰辛而知甘苦。1990年后习陶,喜古法成型,追朴、拙之气,求传统之韵,好原创,善全手工且手法独到,享受随心所欲、快乐制陶之境,其风格凸显,自成一派。创制之余好探索,创高温颜色釉窑变结合紫砂装饰法,令同行瞩目。

宜兴旅游:见字如面,我在善卷洞等你!
一份思念、一份深情、一封信件,遥寄千里相思。轻轻推开春的门扉,陌上花开草长莺飞,我想告诉你:春天的太阳很温暖,春天的善卷洞也很美。温暖的四月,春天,这个困倦的孩子,终于醒了。漫步在善卷洞中,娇艳的花朵,青葱的竹林,清澈的湖水,湛蓝的天空,一切那么美好,一切又那么有生机。

宜兴文学精选:春味无限
隔着如水的流年,春天在久远的期盼中姗姗走入了红尘。早春,少了点成熟,却风情绝艳。不论是摇曳生姿的岸柳,还是悄然绽放的初蕊,都含着几分难以描画的娇嫩。轻风不识愁滋味,吹面似带几分甜。仿佛一夜间,所有的视觉、味觉都苏醒过来,各种鲜香味在记忆中飘溢。

宜兴釉陶中的动物世界
宜兴釉陶,简单来说就是宜兴地区生产的上釉陶器。宜兴釉陶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青釉陶器,隋唐时期有黑釉陶器,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欧窑”“葛窑”为代表的宜均。到了当代,宜兴的制陶人又开发出了新的釉陶品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发展,它们共同组成了宜兴当代流光溢彩、光怪陆离的釉陶世界。

2018中国宜兴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即将隆重启幕!
春暖花开,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仿佛收到了春日的召唤,争先恐后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样的意境,适合欢笑,适合撒欢,然后定格成恒久回忆的画面。更棒的是,心心念念的2018年中国·宜兴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就要来啦~~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吧!

文人壶的两大派
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 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关于紫砂的文人壶,陈曼生的曼生壶与梅调鼎的玉成窑是两大代表,造型多变,诗书铭刻,各有风味。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两大文人壶!

宜兴名人:诗意画 卷气概成章——访油画艺术家章文浩
章文浩, 1972年生于宜兴宜城。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协会员、 江苏省 “五个一批” 人才。

阳羡茶:这样的“阳羡雪芽” ,你喜欢吗?
春渐暖,花满枝头,阳羡茶的故事再一次悄然开始……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照进茶园,当你还在睡梦中,采茶工们已经走向茶园。食指跟拇指轻轻地捏住,借着巧劲,看似容易地这么一揪,一颗颗带着露珠的茶芽便从茶工们的指尖轻盈地离开枝头,开始这一季的旅程。如此简单机械的动作,每天都将以万为单位进行计数。

壶中日月千年长
作为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我对宜兴的第一印象是它如同一座精致秀美的南方园林,小桥流水,竹影婆娑。踏着古运河畔的青石板路漫步,粉墙黛瓦旁侧逸出一枝芭蕉或两三竹影,远处桥栏边是一排香樟亭亭如盖,浓荫匝地。一株夹竹桃探出石栏杆伸向水面,血红色的夹竹桃掩映在绿叶中,临水照花,倒影旖旎,一种带着毒性的妖魅的美融化在千年古运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