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暗生

乾坤浩气壶中见——紫砂人范暗生的《八方书简》壶赏析

制壶人对紫砂泥料的熟悉和使用,如同书画家对笔墨与宣纸的把控和运用,要求烂熟于心。因为它对紫砂壶的品质优质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烧制过程中紫砂壶的“成活率”不说,还决定着壶的颜色纹理效果,更是挑战着制壶人的手工艺水平。来自宜兴古镇丁蜀的范暗生,生于艺术氛围浓厚的紫砂世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制壶技艺磨练,对原矿泥料的探索与运用早已得心应手。

宜兴老故事

宜兴老故事:滚出铜官三千里

据说以前的时候吧,宜兴虽然地处江南,但是处于丘陵地带。这地方人烟稀少,所以阳气不重,越到郊区田地这样人烟稀少的地方,阴气越重。

文创宜兴旅游驿站“开进”宜兴高铁站

文创宜兴旅游驿站启用暨高校文创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日前在宜兴高铁站设立的宜兴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大厅举行。

民国紫砂彩釉对瓶

民国紫砂彩釉对瓶

瓶、鼎是紫砂陶的一个品种,它始于明朝天启年间,至清末民初已成为紫砂常年生产的品种。有一对砂胎彩釉花瓶,是民国七年(戊午年、1918)由江苏省立陶业工厂出品的,距今将近百年了。这对民国花瓶现由《壶中天地》杂志的负责人收藏。

屺亭马灯“重生记”

悲鸿马灯队,从1992年创立至今,已在屺亭活跃了20多年。据马灯队创建人、今年89岁的裴见元回忆,马灯文化在屺亭已有200多年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前,这项传统文化在屺亭“断档”了,当年的老艺人也分散在各处。“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抱着这样的想法,1992年,裴见元在当时镇领导和部分企业家的支持下,创建了马灯队。

僧帽壶

僧帽壶(始于元朝)

“僧帽壶”其造型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身为六角形。壶身口沿处延伸出五瓣莲花,壶盖呈正六边形,边缘隐现于花瓣之中。壶钮则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风格优雅悦目、朴拙坚致;壶颈紧接花瓣,好似帽沿。鸭嘴形流,耳型手把上有一似飞把的小扳手;壶嘴的设计颇具匠心,与壶把手前后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壶底也是正六边形。

周延儒

宜兴老故事:周延儒与牌坊的故事

话说当年徐溥徐阁老告老还乡,因为他是四朝宰相,又是内阁首辅,德高望重,皇上为了表达对他的敬重,除了赐了很多金银珠宝以外,还在他的故乡宜兴给徐阁老建了一座白虎堂,同时让宜兴地方官为徐阁老树一座牌坊以示荣宠。

芳庄羊肉

宜兴味道:又到一年羊肉季

10月28日,2017“鲜美徐舍 咩咩芳庄”羊肉季开启活动在徐舍镇芳庄村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活动中,西乡青狮、芳庄村歌、非遗小热昏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市民陶醉其中。当天举行的第二届徐舍乡村趣味定向跑活动则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风筝

300多名好手齐聚周铁赛风筝 一场欢乐的“风筝派对”

大章鱼、中国龙、白马、海绵宝宝……10月28日至29日,在周铁镇太湖风筝广场上空,各色风筝借着秋风“展翅翱翔”。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和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运动员同台竞技,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风筝派对”。

江南风筝之都

太湖西岸国内外鹞子竞翔 周铁镇成了江南风筝之都

昨天,宜兴第二十届太湖风筝节暨2017年“东泽杯”国际风筝邀请赛、全国风筝精英赛、江苏省风筝公开赛当天在周铁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俄罗斯、法国、卡塔尔、新加坡、西班牙、乌克兰、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运动员参与风筝放飞比赛。龙串类风筝、软翅串类风筝、硬翅串类风筝、串类最长风筝、软板造型风筝、滚地龙风筝、运动团体风筝、盘旋类风筝等纷纷登场,有趣的特色风筝表演引起民众阵阵喝彩。

首页
微信
福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