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味道:又到一年羊肉季
10月28日,2017“鲜美徐舍 咩咩芳庄”羊肉季开启活动在徐舍镇芳庄村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活动中,西乡青狮、芳庄村歌、非遗小热昏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市民陶醉其中。当天举行的第二届徐舍乡村趣味定向跑活动则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宜兴味道:“豫和泰”徐舍小酥糖寻味记
江南古镇,西乡徐舍,枕河而居。整条老街白墙黑瓦,木门格栅,错落有致。老街标志——“豫和泰”正悬挂于一座民宅上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和泰”小酥糖就在这里诞生。一块酥糖,一种茶食,为何会让几代人顶礼膜拜,趋之若鹜?10月12日,城北小学旋风中队一起走进“豫和泰”,去探索小酥糖的奥秘!

宜兴味道:栗子熟了
秋天到了,秋天的果实也不断给我们带来阵阵惊喜。宜兴山区的板栗更是如此,山区农家都会种板栗树,一到秋天棵棵板栗树上都会挂满了饱满的板栗,毛茸茸的非常喜人。板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宜兴家乡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怀。

宜兴味道:知味宜兴(1)太湖白虾
《知味宜兴》第一季第一集:太湖白虾,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大家展示了宜兴特产和宜兴味道。前几天在公众号上看到的这段视频,找到后一定要给大家分享一下知味宜兴的视频。第一集第一季视频制作的内容是宜兴太湖白虾,太湖白虾是太湖三白之一,其他两白分别是太湖银鱼和太湖白鱼,不知你了解多少。

宜兴往事:山芋情深
在宜兴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山芋,也称红薯。山芋是老百姓的福音,也是宝贝。无论是山芋藤还是生长成熟的山芋,都有用武之地。山芋藤可以用来做菜,味道而且很美味。出土的山芋,可以当作主食吃,如果吃不完,可以做山芋干,还可以做山芋粉。特别是在物质条件不充裕的特殊年代,更是老百姓的一大宝贝。刚才在江南时报上看到的这边宜兴往事文章,写出了作者在宜兴时期对山芋的深厚感情,值得推荐,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乾红早春茶:没有什么秋寒是一杯早春茶解决不了的……
宜兴乾红早春茶,宜兴红茶的代表。没喝过乾红早春茶,不算喝过宜兴红茶,因为它是宜兴红茶的第一品牌。这篇文章一定要分享给大家,文章来自于乾红红茶公众号的文章,写出了宜兴红茶的品质,喜欢喝红茶的你,咋能错过如此好文,咋能错过乾红早春茶。

宜兴日报、宜兴网小记者 探访手工月饼的秘密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就像一首舒缓而轻柔的歌谣,裹携着团圆的温暖和香甜,即将如约而至。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家乡特色,宜兴日报、宜兴网小记者工作室带我们走进了宜兴市新街街道归径吴庆月饼坊。

探访归径吴庆手工月饼的秘密:小小月饼看变化
吴师傅告诉我,月饼做得快不稀奇,只是熟能生巧,月饼做得好吃才值得骄傲。我不由想起了外公讲的故事:外公小的时候,每年中秋节,家长就会买上一包(四个)月饼,让他提着去看望他的外婆。老外婆不舍得吃,总是拆开纸包拿出两个,剩下两个仍旧包好让他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中秋节的夜晚,外公就把这两块月饼切成若干小份,每人一份细细地品尝,慢慢地回味。

探访归径吴庆手工月饼的秘密:一块月饼的坚守
如果把归径比作一个圆,圆心无疑是归径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旁边,排列着大大小小十几家月饼铺子。归径的月饼制作技艺,在宜兴颇有名气,其传承技艺据说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历经商业冲击,在一代代制饼师傅的努力下,经典的滋味在改良中不断传承。9月9日,宜兴日报、宜兴网小记者们有幸探访了位于归径的“吴庆月饼”工坊,见证一块月饼的坚守。

吴庆月饼坊——记忆里的味道
在宜兴,中秋节大家都要吃月饼,老宜兴人都知道,归径的月饼是经典。中秋节前的一个月,那些老月饼作坊门口就有客户开始排队了。尽管经历了市场上华丽月饼的冲击,归径月饼仍然是宜兴人记忆里的味道。在归径老街上开着十几家月饼铺,其中味道最正宗的莫过于三家:宗氏月饼、王氏月饼、吴庆月饼。三家月饼制作的传承人都是同一个师傅王德芳,王师傅虽然人已仙逝,但是一手月饼制作技艺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