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的紫砂壶
作为陶都的宜兴,有着数千年的制陶史,而其中声名最广的乃是紫砂。自明代洪武皇帝改团茶和茶饼为散茶后,紫砂壶遂流行而广受各阶层喜爱,明朝也是紫砂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制壶高手,被称为「明四家」的董翰、赵梁、元畅、时鹏,亦有陈用卿、时大彬、徐友泉、李茂林、惠孟臣等。

宜兴旅游:你好,善卷洞的五月天
你是恣意盛放的娇艳繁花,是枝繁叶茂的片片青翠,是燕语呢喃不断的美好季节,也是碧水悠悠的灵动美好!你是最动人的五月天!美好、欢闹、成长在这里交织,你是最让人期待的五月天!

宜兴旅游:宜兴竹海,用五张名片美翻你~
宜兴风景好,玩赏不可少。而我偏爱宜兴竹海,因为这里的一海一园一峰一源一茶,无一不让我留恋。“一海一园一峰一源一茶”是什么?这是宜兴竹海的五张名片,分别代表:万亩竹海、宜兴竹园、苏南第一峰、太湖第一源和林间茶楼。游览宜兴竹海,这五张名片一个都不能少。

紫砂中的代表之作
在紫砂数百年的历史中,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得到不断发展,而我们也可以大致将紫砂归成五大类,分别是:「光器」、「花器」、「圆器」、「方器」、「筋囊器」。而这其中又分别有各自的代表之作,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无比精美的紫砂壶。

蒋丽娟:紫砂妙手 独具匠心
蒋丽娟 助理工艺美术师。1976年生,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邵顺生。制壶技艺日臻完美,所制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1998年与丈夫路学峰创办了“金路玉峰”紫砂艺术工作室。“一帆风顺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路学峰:紫砂妙手 独具匠心
1973年生于丁蜀镇,1990年开始学习制壶,初师于张听金先生,后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邵顺生先生。1998年创办“金路玉峰”紫砂艺术工作室。论文多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制壶生涯中虚心好学,并不断开拓创新,深得业内人士与爱壶收藏者的青睐,是一位极具潜力的青年陶艺家。

诗话东坡
宜兴蜀山下,自儋北归的苏东坡花尽毕生积蓄,托友买宅颐养天年。是夜,月下散步,闻得一位老妇伤心哭泣,上前慰抚询问,方知自己所迁新居正是老人的祖屋,为其子所卖。弄清原委后,东坡便不待思索当即烧掉房契,将屋无偿还之,并令其子接母搬回旧第。侠骨柔肠的一代文豪,从此转身离去。

紫砂艺苑再添 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经过10天公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产生,在宜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毛国强、吴鸣、季益顺、葛军四位陶艺家入围。至此,紫砂艺苑共有16人获此殊荣,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彰显出宜兴紫砂艺术的风采,展示出陶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典传器柱础壶
在我国古代的建筑构件中,有一件叫做「柱础」的石头,其是承受屋柱的奠基石,在雨天也能防止屋柱受潮,作用广泛。柱础之形早期多为圆鼓式,而后不断演进变化,到道光以后,下手部有明显的内缩形制,显的细高秀挺。而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欣赏的,便是以此式为样的紫砂壶,「柱础壶」。

紫砂中的白泥壶
很多对紫砂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紫砂的矿料中主要就是紫泥、段泥、红泥、绿泥等等,而少有人知的是,还有一种「白泥」。
白泥属单纯的粉砂质铝土质粘土岩。主要产于丁蜀镇大潮山、白泥山和南山一带,黄龙山等地也有少量产出,多用于制瓦罐,而少用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