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南地北宜兴人:电网“侠士” ——记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牟龙华
智能电网能做什么?在供电的同时,还能实现互联网、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用户家中发生电力故障,无需人工报修,供电抢修人员就已赶到;普通百姓将来可以将家中太阳能发电后富余的电卖给电网……

天南地北宜兴人:问中取道 学有清芬 ——记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晋陆机《文赋》中的这句名句,是宜兴籍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名字“芬”的由来。虽只一字,其背后所蕴含魏晋文人自由不拘、开放包容的风骨精神,却成为朱邦芬迄今求知治学、探索创新的忠实注解。

万面鼓声中 喜向涛头立 ——访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烟雨三月,宜兴日报“天南地北宜兴人”采访组搭上了驶向杭州的高铁列车。杭州东站是记者接触到的第一个杭州景致。它大气中不失柔和、圆润的轮廓,仿佛一只张开羽翼的大鹏,栖落在城东,遥望着美丽的西子湖。

天南地北宜兴人:一杆尽传奇 ——记斯诺克世界冠军丁俊晖
斯诺克是项绅士的运动,但也是一项充满了刺激和神奇的竞技项目,手握球杆的竞争对手,就像一对站在悬崖边的斗士。一次精准的走位,一杆利落的得分,都足以在斗智斗勇的赛场,或是直接击垮对手,或是等待对手崩溃。

天南地北宜兴人:三尺讲台前演绎生命宽度 ——访南京政治学院教授胡滨
在与胡滨的交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江南女子的柔弱、同时面对4种肿瘤的自怨自艾,而是一个站在三尺讲台前,用坚韧执着演绎生命的宽度、践行自己做一名合格战士誓言的军人!,

天南地北宜兴人:率真做人 自在作画 ——访国家一级美术师朱理存
2013年12月22日,“马振声·朱理存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开幕。熙来攘往中,身着藏青小碎花棉袄的朱理存静静地立于一边。有眼尖的记者认出来上前采访,她便微笑着答话,神态淡然,只有提到画时,才会不经意流露出孩童般兴奋的神情。

天南地北宜兴人:搏在大时代 ——记南京市安居和辉投资集团董事长、南京市宜兴商会会长谈旭东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地铁建设的工地上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改革开放开始,南京城从一个六朝古都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脚步从未停止。在草场门大街文荟大厦的顶层,谈旭东看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与来自家乡宜兴的记者畅谈这三十年来的经历

天南地北宜兴人:永不自满的“拓荒牛” ——访著名军旅作家黄国荣
他的长篇小说《兵谣》、《乡谣》、《街谣》(即“日子三部曲”),涉及军事、农村、城市三大题材。三个领域需要三副笔墨,这对于任何作家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检验,这三部作品都获得了成功。

天南地北宜兴人:“神笔”绘就城市韵味 ——记中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姚建伟
城市,对普通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所,承载的是工作、家庭和生活,游走在城市中,消磨的是平淡的岁月。但是,对姚建伟来说,城市是悉心描绘的长卷,承载的是历史、文化和民俗,漫步在城市中,激发的是喷涌而出的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