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土中生长的丝弦
那时候,丝弦一拉响,人像做梦一样。徐舍洴浰是个古村,她依偎着宜兴西氿的阔大烟波,曾因“洴浰雪蓑”的美景,闻名江南。古老的草根音乐,宜兴丝弦,在这里流淌了上千年。那曲调,像极了西氿的水,九曲回肠,缠绵深情;又像那错落的圩埂,平易朴实,贴心贴肺。

陶都夜景更璀璨——点亮城市灵魂 扮靓阳羡大地
照明亮化将城市的灵魂点亮,宏阔、从容、典雅的宜兴,是我们灵魂的诗意栖居地。当代宜兴照明人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缔造的城市空间和精神家园,让我们愈发笃定、坚韧、淡雅。今天,我们在这里刊发部分佳作,旨在用画面引领读者,放慢脚步,再一次用心品读宜兴,贴近宜兴,从而更好地建设宜兴。

宜兴网事:盛夏里的 一缕和风
每天上午推着孙儿去买菜,路经六号楼时,总看到温馨的一幕。三四位六七十岁的婆婆,相聚坐在屋檐下一起拣菜,有说有笑。你帮我撕南瓜藤,我帮你拣长豆,前段时间几个人还轮流做东包粽子。大家围着一只圆匾,一筐糯米,一罐腌好的肉,三四斤粽叶,没牙的包粽子,有牙的扎粽子,流水作业,她们相互传递配合着。她们两三天一次,前后大约包过十次。

宜兴网事:岳家军练兵杨顺浜畔
在孩童时,经常听到万石有灶窠里、顾家桥、洗马潭、茶亭头等地名,长辈们说这些地名,都与岳家军有关。这些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地名,从此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近为了撰写《宜兴山水》文稿,我到杨顺浜流域采风踏勘,系统寻访当年岳家军在此地屯兵练武的历史传说。

愿家乡明天更美好 ——访宜兴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瑞松
“我是南新街西锄村人。”6月28日,在市高塍中学门口,宜兴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瑞松,用一口标准的宜兴话作了自我介绍。当天,黄瑞松参观完宜兴科技馆后,前往母校市高塍中学、和桥镇西锄村的故居、市和桥高级中学、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等地,现场感受家乡发展的巨大变化。其间,黄瑞松欣然接受了宜兴日报社记者的专访。

宜兴紫砂之旅
好久没有和大家说Hello了,大家过得可好?Summer最近在研究茶道,废寝忘食。提起喝茶,就要说到茶具。说到茶具又必须提到紫砂。那么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全球最著名的紫砂出产胜地-江苏宜兴。

宜兴旅游:自带“滤镜”!宜兴竹海的夏天竟然美成这样……
季节更替,气温陡升,燥意渐浓。这时候,比平时更向往能有一方土地,逃离红尘喧嚣,静享绝美雅境,自由自在自拍,自带“滤镜”宜兴竹海就是这样的天堂。隐匿在这山水之间,等待知意者的到来。